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團員們陸陸續續上台、調音、演出,看起來從10多歲到7、80歲都有,年紀落差挺大,演奏起來不算整齊,有些錯音,也無法特別強調音色,但如果不點明,沒有人會知道這是一個由精神病患所組成的Me2 交響樂團Me2 / Orchestra。指揮是曾經擔任過NSO國家交響樂團常任指揮的羅納德.伯朗斯坦(Ronald Braunstein)。
時間回到上世紀的1995年,當時國家交響樂團進行新任音樂總監遴選,選出了已故指揮家張大勝擔任音樂總監,伯朗斯坦則是常任指揮,他是首位贏得卡拉揚國際指揮大賽的美國人。但音樂總監與常任指揮與這兩個名詞在國外樂團來說,幾乎等同同義詞,都是音樂上的領導者,這也出現了雙頭馬車的怪現象,樂團內鬨動盪。
當時盛傳伯朗斯坦已經生病,但不確定是否是另一方的放話抹黑。伯朗斯坦後來終究離開了台灣;其實這個時候的他,早已被診斷出有躁鬱症。
回首過去,伯朗斯坦曾在受訪時表示,是他的病讓他成功,但也因為他的音樂才華掩飾了他的病,「我還記得我當時參加比賽時幾乎不睡覺,不吃東西,但我那時學曲目超快,而且很病態,我知道我如果吃東西,我的優勢就不見了。」
布朗斯坦也寫信給台灣友人表示,當時在台灣的他情緒非常不穩定,「顯然我的確無法控制自己,事業與生活忽高忽低,直到我找到控制自己的方法,就是成立了Me2 / Orchestra。」
布朗斯坦說,當時大家只覺得他很怪,但隨著指揮工作展開,他的行為越來越失控,30歲那年就被診斷出患有躁鬱症,慢慢的,經紀人離開他,他也失去了指揮職位。但也因為這樣,他認識了後來的太太卡羅琳.惠頓(Caroline Whiddon)。惠頓曾是美國樂團聯盟青年樂團的主席,專業是法國號,多年前卻被診斷出憂鬱症和焦慮症,離開了舞台。
兩人先是一起組了小型的合奏團,後來成立了Me2 / Orchestra,歡迎有精神疾病的音樂工作者參加,惠頓自己也回去吹法國號,「我從沒想過我會再來吹樂器,布朗斯坦還給了我我的音樂。」
布朗斯坦說,他之所以取這個名稱Me2 / Orchestra,是因為其實這個病現在真的很普遍,他常常在向別的音樂家介紹自己的狀況時,得到的回答常常都是:「我也是。」於是決定當成樂團名稱。
由於#MeToo這個詞現在與性騷擾跟性侵犯案件有關,不明白的人有時候會誤解,惠頓反而鎮認為這是好事,她們也不想改名,「這就讓我們有機會解釋,我們是2011年在維吉尼亞州成立的,早在#Me Too運動開始之前。」2013年,布朗斯坦與惠頓結婚,2014年,兩人成立了第二個Me2 / Boston,現在包括哥本哈根、波特蘭等地都有樂團分團。
布朗斯坦說,「音樂對於心理疾病的復原上有很大的好處,每次表演的過程中,團裡的音樂家都會簡短地講一下自己的精神疾病,在這樣的表演現場,沒有人會認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是懶惰或危險的,而我們的能力也在音樂會上被看見,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有正面的影響。」
進Me2 / Orchestra,不會收取任何費用,沒有甄選,但起碼要能夠讓樂團知道一下大概的演奏水準落在那裡。目前年齡層從14歲到80歲都有,包括學生、醫護人員、專業音樂家、學校教師和退休人員。樂團官網也明白宣示:「我們歡迎患者、家庭成員、朋友、醫生、已經康復者與護理人員加入,我們是一個多元包容的組織。」
上面也寫明,不一定要精神病患也可以加入樂團,「有一半的團員的確患有程度輕重不一的精神疾病,但我們不會詢問,您也不必主動告知。」
惠頓表示,「我們不是治療師,比較像社會運動者,我們講我們的故事,希望從社區中走出來,正面迎戰精神疾病,希望人們也可以不再歧視精神患者。」
透過音樂的力量,音樂可以協助精神病患透過群體合作,重新被社會接納,這樣的努力在國外屢見不鮮,而且都是現在進行式。
曾經訪台的英國皇家利物浦愛樂就在首席指揮瓦西里.佩特連科(Vasily Petrenko)的倡導下,參加了2017年在下議院舉行的「零自殺聯盟」(Zero Suicide Alliance)活動,希望音樂家可以多參與跟心理健康有關的活動。
佩特連科表示,樂團也啟動了一個「五年計畫」,每年都會舉辦適合失智者病患聆聽的音樂會,也會舉辦放鬆音樂會(Relaxed Performance),「我們的目標是到2023年,能支持1萬名有精神健康需求的人恢復身心健康和康復,讓他們不要被排斥。」
曼徹斯特室內樂團以創新思維與作法著稱,2012年,曼徹斯特室內樂團成立了 Music in Mind 計畫,以即興創作為媒介,鼓勵失智症患者自我表達並與他人溝通。失智症患在曼徹斯特室內樂團音樂家及音樂治療師的陪同下,以無限制的即興創作方式探索音樂,逐步為自己取回部分的人生控制權,同時產生自我認同。
在美國也有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與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合作的「聲音健康:音樂與心靈」計畫,希望研究分析音樂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
知名女高音弗萊明(Renée Fleming)就是這個「聲音健康」計畫的藝術顧問。弗萊明表示,她很希望音樂輔療可以作為一門學科,也希望呼籲大眾,「音樂的確有治癒心理疾病的力量。」目前該計劃正在研究音樂如何幫助帕金森氏病患者以穩定的步態行走,幫助中風倖存者恢復說話能力,並使癌症患者擺脫慢性疼痛。
在台灣,目前已知台北市聯合醫院正在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研擬「音樂處方箋」可行性,除了具體減少藥物的使用對身體的影響之外,也透過音樂輔療協助患者。想像在醫院領藥時,拿到的不是一包又一大包的藥物,而是一張音樂處方,上面有推薦的音樂會與介紹,聆聽完之後要再回來複診,分享,再領下一場音樂會的處方箋,期待或許真會有那麼一天。音樂真能讓身心安頓,改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