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的代價
林郁婷成功打下台灣拳擊隊史第一面奧運金牌,回台後幾乎天天都有行程,甚至一天都不止一個行程,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群眾熱情擁戴……
第10屆國際打擊樂節的開幕酒會上,眾星雲集,那位拿著鼓棒琴槌追夢的音樂家,拿著酒杯帶著微笑,細心招呼每一位遠道而來的擊樂團隊與祝福友人。誰能相信,26年前的他,是自己開著小貨車,厚顏南下跟朋友一百萬一百萬調現金,才能舉辦第一屆打擊樂節。
帶著發揚打擊樂的狂熱信念,讓遙不可及的夢想在台灣成為真實的存在。他是朱宗慶,那個像雜貨店老闆的藝術家爸爸。
說他是雜貨店老闆的不是我,是雲門舞集創辦人、藝界大老林懷民。林懷民是這樣形容的,「如果不修邊幅才是藝術家的共相,宗慶看來絕對不是藝術家,倒像坐慣辦公室的公務員,甚至於換套衣服,也可以是巷口雜貨店的老闆,童叟無欺的那種。」
「童叟無欺的那種」這句回馬槍來得漂亮,打進每一個認識朱宗慶的朋友,或是學生或是家長甚至是不認識他的樂迷心裡,相信不會有人反對。
朱宗慶的藝文雜貨店,甚麼都有,但不外三大招牌:打擊樂、學校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只要他坐鎮的地方,總可以風風火火,成果豐碩;他的擊樂成就,讓他2009年獲得國際打擊樂藝術協會(Percussive Arts Society, PAS)頒授「終身教育成就獎」,以表揚他對打擊樂藝術的貢獻;2016年,朱宗慶獲選PAS名人堂,是華人世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第一人,更成擊樂史上不可忽視的一頁。
在北藝大從初執教鞭到退休,朱宗慶學生桃李滿天下,從第一代到現在應該有五代,族繁不及備載。他對第一代學生如何鴻棋、吳思珊的嚴格,就像是會吃人的巨齒鯊,如今一代接棒一代,青出於藍,於是雜貨店老闆就像是大石落了地,面由心生,現在已經慈祥如那位站在門口很會炸雞的爺爺。
雜貨店老闆對藝文的熱情,沒有因為年歲漸長而退燒,還將心力放在表演藝術工作者最需要的國表藝。這次雜貨店老闆已經化身苦口婆心的里長伯,專門幫大家解決疑難雜症。有藝術家覺得法令規定不合時宜,里長伯居中溝通協調,讓雙方不至於反目成仇,互嗆「去死吧」然後法院見;有藝術家覺得場館如晚娘,他連哄帶騙加大掌一拍,要讓藝術家無論是在台北國家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都要有家的感覺,於是單打獨鬥的藝術家多了點陪伴。
忙碌的雜貨店老闆下了班,是一個藝術家爸爸。
認識多年,朱宗慶一直渴望有個女兒,總算讓他等到。朱宗慶開始知道要提早下班,重視健康;在國外出訪或是巡演,只要女兒打來,不管在開會或是拜訪,他一定起身走到角落跟女兒視訊。雖然里長伯終究越來越忙,但女兒就是他的如來佛,孫悟空逃不出的手掌心。
朱宗慶說,有女兒之後,知道世界上有「假日」這件事,「同事們也覺得比較少挨罵,因為我會想到如果是我女兒被罵,我會有多難過,想到這樣,立刻理性起來。」今年暑假,朱宗慶也好好放了假,與女兒JuJu與愛妻去了趟歐洲自助旅行,他帶著妻女回到他曾經就讀的維也納音樂院(Univ.f Musik u darstellende Kust)」,去了趟他學生時代住的地方。
維也納對朱宗慶來說,是念書跟工作的地方,但這次到訪,心情卻格外不同,「帶著女兒走過我之前走過的路,去過的咖啡廳,很不一樣。」當朱宗慶跟女兒說,以前就是住在很簡單的房子,身上幾乎沒有多餘的錢,那個年代留學生念書都很窮,身上常常錢快要花光光的時候,阿嬤從台灣寄來的支票就可以讓他再撐下去云云,「我女兒突然緊緊抱住我,表情很嚴肅,後來我才知道,她覺得她爸爸好可憐。」
朱宗慶生活也很節省,當時40幾元台幣才能換1美金,真的是需要「精打細算」,朱宗慶回憶當時如果跟同學一起出去吃飯,掛外套絕對自己來,因為給服務生掛就要給小費,「但我們根本給不出來,只能假裝自己不需要。」
過完暑假,JuJu就要讀中學,鋼琴跟舞蹈都捨不得放棄,手長腳長,亭亭玉立,但也已經懂得疼惜爸爸與媽媽。朱宗慶想起在維也納最後幾天,妻子帶著女兒要去逛街,他去咖啡廳享受獨處時光,「我女兒帶我到咖啡廳裏面,坐著,然後問了我三個問題,」朱宗慶說,第一個問題是問他會不會點咖啡?第二個問題是有沒有帶錢?第三個問題是問,「會不會走回飯店?」講著這段的同時,朱宗慶的長睫毛跟著「有女萬事足」的笑容,閃閃發著光。
(本文主照取材自朱宗慶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