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日本在日清戰爭後獲得第一個殖民地台灣,向西方列強證明自己也可以優質經營殖民地的決心熱切,進一步造就台灣成為日本建築師的「帝國實驗場」。一批絕大多數來自東京帝大建築科的建築師,在各類型公共建築大展拳腳,可以說,他們是近代台灣都市面貌的塑造者。
總督府和它的設計者長野宇平治、森山松之助,其實只是「冰山一角」,這群日本第一代建築師幾乎都在總督府營繕課任職,足跡和作品遍布全台,大多以辦公廳舍、官邸官舍、車站、醫院、學校為主,設計風格和年代背景各異,如今看來古味十足,但放在當時的年代,可是完全不落後世界潮流的作品。
建築的微妙正在此,建築物的生命往往比建築師長很多,無論是美麗或醜陋,它們就像老樹一樣,矗立彼方,看盡世事變化、潮起潮落。可惜的是,這些作品並非每一個都像總督府那麼「幸運」能夠保留下來並持續使用,有不少已遭拆除,和被網友笑稱為「中華民國美學」的後來建築作品相比,自是令人無比唏噓。
談台灣的日治時期建築,必定要提起辰野金吾(1854-1919)。辰野出身佐賀縣唐津,在東京帝大前身工科大學校師從英國建築師Josiah Conder,畢業後成為日本建築師的「種子教官」,帶出一批東京帝大建築科學生,其中多人來台任職。此外,紅磚加上灰白飾帶,以及塔樓、圓頂的風格,後來被稱為「辰野風格」,也被他的學生們大量使用,使這個樣式成為台灣日治時期建築主流風格。
據信三十四銀行台南支店是辰野在台的唯一作品(《紙上明治村──消失的台灣經典建築》,凌宗魁著,遠足文化),現已不存。辰野的代表性作品,最有名的就是東京車站,以及日本銀行總店、日本銀行京都支店等等。
日治時期來台任職於總督府的建築技師眾多,以下是8名較為知名的建築師簡介以及他們的代表性作品:
出身地:大阪
學經歷:1897年東京帝大建築科畢業,1907年起任職總督府營繕課技師
代表性/現存作品:台中公園湖心亭(1908)、台灣軍司令官官邸(現陸軍聯誼廳,1906)、台灣水源地唧筒室(現自來水博物館,1908)、台中州廳(現台中市政府,1913)、總督府專賣局(現台灣菸酒公司,1913)、台北州廳(現監察院,1915)、台南州廳(現台灣文學館,1916)、台灣總督府(1919)、總督府鐵道部(現為國定古蹟)
出身地:新潟縣
學經歷:東京帝大建築科畢業
代表性/現存作品:台灣總督府
出身地:山口縣
學經歷:1904年東京帝大建築科畢業,總督府營繕課技師,1924年返日(一說為1922年)
代表性/現存作品:新起街市場(現西門紅樓,1908,共同設計:松崎萬長)、第一中學(現建中,1909)、台灣軍司令官官邸增改建(現陸軍聯誼廳,1910)、台大醫院舊院(1916)、圓山別莊(現台北故事館,1914)、建成小學校(現台北當代藝術館,1920)
出身地:神奈川縣鎌倉
學經歷:1899年東京帝大建築科畢業,1904年起任職總督府營繕課,小野木主要設計地方廳舍,新竹、宜蘭、桃園、苗栗、南投與阿緱(屏東)支廳均為他設計,但小野木的作品均已被拆除,後來他轉往滿洲發展
代表性/現存作品: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二戰後曾為國民黨中央黨部,現為張榮發基金會大樓)、中央研究所(後被拆除,1989年改建為中央聯合辦公大樓)
出身地:岐阜縣
學經歷:1906年東京帝大建築科畢業,台灣總督府營繕課課長,在台時間長達33年,幾乎是居台時間最久的日本建築師,後期作品轉向現代主義風格
代表性/現存作品:台北幸町教會(現長老教會濟南教會,1916)、台北帝大校舍群(現台灣大學,1928)、台北高等法院(現司法大廈,1934)、台北公會堂(現中山堂,1935)、台北市役所(現行政院大樓,1940)
出身地:京都
學經歷:柏林工科大學,1907年來台,以設計車站見長,許多台灣車站均為松崎設計
代表性/現存作品:新起街市場(現西門紅樓,1908,共同設計:近藤十郎)、基隆驛(已拆除,1912)、新竹驛(現新竹車站,1913,共同設計:福島克己)
出身地:山口縣
學經歷:1895年東京帝大建築科畢業,1900年起任職總督府土木課技師
代表性/現存作品:總督官邸(第一期設計,現台北賓館,1901,共同設計:福田東吾)、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現國立台灣博物館,1915,共同設計:荒木榮一)、
學經歷:1875年工部大學校(後併入東京帝大)土木科畢業,1898年起任職總督府技師
代表性/現存作品:總督官邸(第一期設計,現台北賓館,1901,共同設計:野村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