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投市場建物,頭頂上是黃色、白色、藍色,不同粗細、或圓或方的管線,電風扇盡責的不停轉頭。這個市場舊了老了,但知名的平民美食仍時時大排長龍。逛北投市場,有種縮時攝影把30多年歷史送到眼前的感覺,市場供給消費需要的運作一直未曾改變,只是21世紀的現在多了點悠閒。
「北投市場讓我感動的原因是,當初設計很前衛」,飲食文化專家徐仲說:「考量到送貨的問題,車子可進來,直接上到二樓。你們看,現在機車可停在二樓,機車在北投是非常重要的代步工具。」徐仲15年前起深入全台各地產地,研究食材的由來,四處踏查市場,現在又研究產業結構。
「市場有手扶梯,另外,如燈光設計,都可看出當時設計非常有企圖心。」他說,可惜管理難徹底執行。市場攤位每年重新出租,與不一樣的使用者,確實也難重新取得共識,使得管理無法落實。
以攤位數來計,北投市場是全台北市最大公有傳統零售市場,有600個攤商,每天餵飽買菜的、加上賣菜的不知多少家庭多少張嘴。一樓主要聚集蔬菜類、米、麵和熟食攤商、飲料店,以及百貨、服裝、美容用品店,修改衣服店,還有藥房;再來,有美甲店、按摩店和推拿國術館,還有賣鐘錶的攤商和磨刀店,及年輕頭家進駐賣手機周邊商品。從滿足口腹、生活需求到紓壓放鬆,整個常民生活都在這裡展現。
二樓聚集肉舖和小吃店,美食區佔地不大,卻個個是網路上流傳的有名小吃。
傳統菜市場重功能性,徐仲說,在北投市場,傳統飲食製作從前端生鮮到加工,一條鞭全包。市場供應了上游到下游所需,有製麵店做餃子皮,生鮮攤供餡料,也有攤商現地包餃子、餛飩。
傳統市場裡也可看到在地飲食文化,像鹽水雞,聽徐仲解釋,原來這是台灣人的烹調方法,香港就沒有。熟食鋪上肥美的捆蹄,原來是北客家莊的特色菜,一般市場已不常見。
已是第二代接手的二樓鼎邊銼攤位,老闆一邊忙著炸雞卷一邊說,市場以前到晚上11、12點都還熱鬧得燈火通明。「現在,差不多午餐時段過後,只剩下我在賣。」她提到,市場硬體老舊,需要改建,但大家很難凝聚共識。
偌大的市場,有些不再營業的攤位仍留下舊招標,沒有擺攤的角落被當做倉儲空間,這些攤位的故事彷彿被消音,市場整體音量似乎也降低了。
關心北投市場發展的在地主婦莉莉理直氣壯的說,市場不是沒生意,也不是受經濟不好影響。人要吃飯,需求就在,但看攤商是否願意花腦筋,思考人們的生活需求。 例如現在人們已經減少在家煮食,市場便供應熟食和半成品。
不過,消費者在便利性之外,還希望有清潔、美觀的環境。北投市場一邊是攤商抱怨天花板漏水,另一邊,消費者對老舊地板髒污難去除、手扶梯髒又停擺,只能皺眉搖頭。硬體翻修不只工程大,如何在翻修同時讓數百攤商繼續營運維生更是個難題。這樣子的兩難,導致去年底針對攤商舉辦的改建調查之中,有7成攤商表達反對翻修。
北投市場要拼現代感,只能先靠「一朵小花」效應──就是有人帶頭把攤位環境做漂亮,帶動其他人讓整體變漂亮。徐仲特別稱讚已由第三代接班的二樓雞肉商北投阿樂,冷凍櫃裡整齊排列全雞,攤位展示台設有冷藏設施,清潔和食物保存溫度符合衛生標準,刷新傳統市場肉舖形象。
徐仲表示,台灣的市場空間設計,通常因為設計師本身不是使用者,缺乏賣菜或小吃經驗,只會遵循現行法規去設計,而無法落實實用性;設計小吃區,也未能考慮廚房流程的便利性。
他說,使用者會自行想辦法,去修正符合需求,卻不一定符合整體美感設計。市場設計雖會召開公聽會聽取多方意見,但多數攤商在紙上階段,以為自己可以適應,通常到完工後實地運作,才發現問題。
徐仲曾到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考察市場,他說,市場改造由誰主導,將導致不同的結果。由設計師主導,會注重美感;如果是市政府主導,則專注實用性。市場設計的中心思考應是功能性,美感要考量是否合在地人使用。而美觀和實用如何並存,需要經過討論,市場的樣貌,終究應交由在地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