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中造一個家

發稿時間:2020/03/27
在山中造一個家
在山中造一個家
作者|陳辰后、劉佳旻
出版社|原點出版
出版日期|2019/12/25

  如何將符合現代需求的建築理念,灌注在「育幼院」這樣的機構中呢?《在山中造一個家》以六龜山地育幼院新院舍建造紀錄為軸線,從偏鄉建築的設計與建造切入,重新耙梳這樣一個充滿獨特性的機構需要什麼樣的建築、而這樣的建築空間又將帶來什麼意義?「為了使用者而建造」或許是六龜山地育幼院新院舍建造過程中,最重要的初心,而這樣的初心,卻是建築師邱文傑與營造者廖明彬歷時了整整十年的投注。

文章節錄

《在山中造一個家:六龜山地育幼院新院舍築成記》

教堂就是孩子的大客廳!

六龜育幼院的孩子住進建築師量身打造的家

  提到高雄六龜小鎮,幾乎沒有人不談到六龜育幼院。當年楊煦老牧師從山谷中開始,闢地搭建竹棚茅草屋,收養照料無所依歸的在地孩子,自己種菜、養殖,自給自足,多了一些資源就再蓋一間房子,收更多孩子,數十年下來一棟棟的小屋彼此倚靠,如同聚落般的分佈。

  那一年八八風災,對育幼院造成了重創。當時,一直關注偏鄉教育的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注意到六龜育幼院急需新建院舍的處境,拜訪了從父親手上接下育幼院的楊子江牧師之後,決議資助,同時找來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合作過的邱文傑建築師,才一聯繫,建築師便一口允諾接下此次建築規劃設計任務。

如何整合原本自然叢生的「聚落型」舊院舍?

  新院舍的基地落在整個原有院區的後方,鄰近風雨操場的一塊接近長方形、有著微微高低落差的淺淺坡地上。

  打造新院舍前,邱文傑注意到六龜山地育幼院原有校舍零星散布山間的「聚落感」:「我還蠻喜歡這件事情,只是太分散、沒有中心,有一些建築彼此已經遠到沒有自覺了。」

  對邱文傑來說,如何讓風格截然不同的新舊院舍共處,這不只是空間的歸納,也是機能的整理與整合。2010年的最初幾次發想,也曾經嘗試幾種不同的配置型態:像是將住宿單元集中、與長形的教堂比鄰,打造出兩個孿生一般的長方體;或者以住宿單元環包、而教堂與餐廳則分設兩棟落在回字中央等提案。不過,邱文傑說,當時在餐廳、住宿單元與教堂的配置上始終找不到好方式。

教堂不只是教堂,也是一個大客廳

  邱文傑試著把教堂擺到回字中間,將公共機能與行政機能整合在住宿單元下方,成功定義了新院舍的基本空間配置:「我一直覺得教堂就是要被宿舍包起來,因為教堂不是教堂,而應該是一個大客廳。」而回字狀宿舍,以每一個家為單元;一個家就是一個小盒子。小盒子被抬高、串成,像是漂浮在山間的城堡。底下就是孩子們用餐的餐廳、以及課輔的教室。

這是一座「開放」教堂,還是「隱私」的家

  定義出平面基本配置,邱文傑接下來需面對育幼院在建築上的角色問題:育幼院兼具的「家」與「教堂」角色如何區分?設計上最初的想像,是希望讓家跟教堂之間呈現打開的串流關係;孩子能夠在裡頭悠遊自如,自由地從教堂進入住宿單元的回字區,或在宿舍區中也能任意地進入教堂。

  不過對院方來說,當整個區域串流關係過於開放時,對院童的管理也會產生實質困難。當教堂辦公眾活動的時候,來參加的人數可能是上百人,開放的關係會讓院區的安全有所疑慮。

  「有時候一些你壓根沒考慮到的角落,就是他們真正的需求。」

  在最終版的定案中,邱文傑將育幼院的住宿單元入口動線與外部訪客的入口動線在滯洪池的橋前、進入育幼院前就先分開,形成兩條各自獨立的動線,讓動線規劃更為分明,也照顧了育幼院孩子們生活區域的隱私需求。

孩子住得安心,更要玩得開心的「回字系統」

  育幼院的西側為女宿,東側為男宿,在實際使用面的考量下,宿舍區被收攏成較為封閉的區塊:單側宿舍區塊內的各家單元間可以彼此串通,但無法通到對側宿舍區。

  然而這樣封閉的宿舍區內,卻也有著另一層公共性。只要走進宿舍區的管制門,家跟家之間,就是以迴廊串接的通透廊道。各家單元是各自獨立的白盒子,盒內分為兩層:上層為寢居與閱讀空間,下層收納空間;在家盒子裡,可安靜閱讀、書寫、睡眠,做自己的事、保有自己的空間,勾畫屬於靜態的生活面向。

  而走出家盒子門後,迴廊就是交流的場所——在這裡有沙發、椅子,有桌子與電視,也有小吧台,孩子們可以在這裡自己做簡單的早餐吃、聊天、串門子。繞到家盒子的後方,則有曬衣的廊道。在這條迴廊中,不僅整合了孩子們平日的動態生活,也讓各個小家彼此融合,成為一個大家庭。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