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用飲食愛地球
在瑞典,食品安全不僅是來自政府嚴格的把關,還來自慢食文化、從小做起的食育,以及保護環境意識的高漲,這些相互關連的飲食觀念,成為瑞典人尊重生活的態度。
文、攝影/黃齡儀(政治大學博士生,目前旅居瑞典)
走在瑞典的街頭,看不到流動餐車,小吃攤寥寥可數,傳統菜市場也難得一見,這些缺乏食物選擇的景況,可能會讓來自台灣的您大失所望,但對瑞典人來說,除了天氣的限制之外,這是關於一種生活態度的選擇。
大多數的瑞典人並不信任非固定店面的外食,他們認為這類流動的外食既不衛生也難以確保食物的品質,且通常營養價值很低。
政府對於餐車和小吃攤的營業有種種嚴格的限制,以致於小吃攤並不盛行。事實上,流動餐車的概念在2013年之前並不存在於瑞典,前執政黨溫和黨在2013年5月引進流動餐車的概念,才開始陸續核發20張營業執照,直至目前為止,整個斯德哥爾摩城市共有100部流動餐車。這些數量並不多的餐車,個個都必須登錄在網站上,且接受政府每年一次衛生、食物品質與廢棄物處理的嚴格檢驗控管。
不像台灣那麼盛行的外食文化,瑞典人雖然還是會和三五好友一起上餐館,但對他們來說,真正的享受卻是在家中花許久時間烹煮一道菜,並享受烹飪過程中的互動。常常聽到身邊的瑞典朋友們說,週末的休閒活動不是上館子打牙祭,而是邀請朋友到家中一起煮菜和喝酒。也許一頓晚餐下來要花上三四個小時。這樣結合烹飪的慢食文化是從小開始,根深蒂固的存在每個瑞典家庭裡。
瑞典的食育從小做起,孩童們在12歲至15歲之間,必須在學校接受「家庭與消費者知識」(Hem-och konsumentkunskap)約每週一小時的必修課程,這項課程的主題涵括三方面:一、食品,飲食與健康(Mat, måltider och hälsa);二、消費與經濟知識(Konsumtion och ekonomi);三、環境與生活方式(Miljö och livsstil)。
學生們在課程中學習的內容包括:烹調和保存食物的知識、食物卡路里的計算、不同人對食物的營養需求、食品製造與運輸過程,食品製造與傳輸方式如何影響環境和健康、食物的基本成本與選擇,並學習低成本食物未必總是最佳的選擇。
其他還包括如何有效利用食材、不同食物的文化與背後的意義,並教導學生以健康的方式烹調出健康的料理。因而,大部分的瑞典人,不論男女,都能煮出一兩樣自己的拿手菜,甚至是一桌好菜,常常讓我們驚艷不已。
不僅從小就扎根食育,瑞典也相當尊重消費者食方面的權利。雖然沒有便利和多樣化的食物選擇,尊重消費者知的權利和健康的選擇權卻實踐在日常生活之中。
在超級市場,隨處可見標示「KRAV」的產品,從生鮮蔬果、肉類到乾貨一應俱全。KRAV標誌是在1985年創立,指的是在自然生長的條件下,以有機且對環境友善方式生產的食品。這類的產品沒有任何額外添加的化學物質,以最天然和原始的方式生長。
有機食物雖然仍比一般食品平均貴上兩倍,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卻是唾手可得,不需要特地跑到專賣有機食品的商店。筆者在超市訪問到一位Ingegerd Eriksson 女士,她只購買有機蔬果,因為她擔心非有機食物可能殘留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
不僅如此,瑞典人對食物的選擇,除了有機之外,還關注生產動物的福利並揭露完整的生產履歷。舉例來說,雞蛋上的密碼為2SE00558,第一個數字「2」代表的意思為生產的母雞可以在戶外自由的活動;「1」代表母雞享有最高的福利,「3」代表母雞可以在室內活動,「4」代表母雞被鎖在牢籠裡。SE代表生產國,之後的數字代表生產的農場。
在瑞典,對於有機食物的選擇,不僅是個人消費的選擇,更是一種政治信仰的選擇。在斯德哥爾摩城裡,像是南島(Södermalm),這種聚集了左派思潮的文人和藝術家之地,很多餐廳更是標榜僅提供有機食物。對於信仰綠色政黨和女性主義政黨等左派的瑞典人認為,有機食品除了幫助人們更健康之外,也能幫助地球環境永續發展。
瑞典環境保護的意識高漲,為了響應減碳排放的國際潮流,瑞典國家食品部及國家環境保護署於2009年6月共同研擬出一份《友善環境食物選擇指南》,建議瑞典國民減少肉類、米及其他食物的食用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南部大城馬爾默,也為了發展「永續城市」,在2012年要求各級學校、醫院、老人之家等全面供應有機午餐,以做為達成2020年溫室氣體減量40%的方法之一。
在瑞典,食品安全不僅僅是來自政府嚴格的把關,還來自慢食文化、從小做起的食育,以及保護環境意識的高漲,這些相互關連的飲食觀念,與其說是消費者刻意而為的選擇,還不如說是一種瑞典人尊重生活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的實踐,這也許就是讓人羨慕的地方吧!(完)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