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過馬路 作伙闖紅燈
「中國式過馬路」背後其實是讓人無奈的混亂交通。車輛駕駛人對交通號誌視若無睹,加上一些路口號誌燈時間太短、馬路太寬,久而久之,行人就逐漸形成「紅燈大家一起過,綠燈小心過」的現況。
文/周慧盈 (中央社駐北京記者)
不久前,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大陸城市相繼出手整頓市區交通,整治重點之一,是行之有年而且非常普遍的集體闖紅燈現象。這種「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的集體行為,被大陸網友謔稱為「中國式過馬路」。
「中國式過馬路」的說法在網路引發強烈共鳴,據稱一天之內被轉發近10萬次。有人認為這個形容「太形象了」,有人則說深有同感,還有人承認自己也是「闖燈大軍」的一員。大陸中央電視台去年底曾做過一次調查採訪,在河北省石家莊的某個十字路口,一個小時內竟有600人闖紅燈,路口號誌燈形同虛設。
對於「中國式過馬路」現象的根本原因,各種說法與看法都有。有人批評,這種為了圖一時之快而不顧交通號誌與交通安全的行為,反映了大陸民眾的「國民素質」。
不過,「中國式過馬路」背後其實是讓人無奈的混亂交通。如果有機會在北京過馬路,很多人會發現,紅綠燈號誌不僅對行人沒有約束力,對車輛更是如此。明明行人號誌閃著綠燈,一些車輛駕駛人卻視若無睹,仗著四個輪子對兩隻腳的威脅性,硬是不把行人的安全與權益放在眼裡,很多人都有過綠燈時在斑馬線差點被機動車撞倒的經驗,加上一些路口號誌燈時間太短、馬路太寬,一次綠燈的時間根本走不到對面,久而久之就逐漸形成「紅燈大家一起過,綠燈小心過」的現況。
在正式開罰前,北京市先展開了一個月的宣導期。據統計,從宣導期到開罰當天,北京市交通主管部門共開出2萬張罰單。闖紅燈的若是行人,罰款人民幣10元(約新台幣49元),非機動車輛則罰款20元。
一個多月過去了,北京市街頭依然上演著「中國式過馬路」,相關的討論也斷斷續續持續著。有人說,這種過馬路現象反映了公共管理與社會公平等各種問題;有人認為,大陸民眾的法治觀念至今仍淡薄,一個人不敢做的事,人多了就出現一種從眾心理;也有批評說,中國人的時間觀念一向遭人詬病,但是在過馬路上卻又有著異於尋常的時間觀,也算得上另一種「國粹」了。(完)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