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4年6月
美中兩強權在全球博弈,地處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東協10國,如今宛如閃亮的鑽石般,成為地緣政治情勢下的贏家。
全球中央2024年6月

人文薈萃光之城 巴黎生活俯拾皆藝術

2024/6/17 17:18(6/24 13:4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法國作為文化大國,將在巴黎奧運期間推出近2,500項展演計畫的「文化奧運」,結合古蹟、運動和文化,民眾可免費大飽眼福。(中央社曾婷瑄)
法國作為文化大國,將在巴黎奧運期間推出近2,500項展演計畫的「文化奧運」,結合古蹟、運動和文化,民眾可免費大飽眼福。(中央社曾婷瑄)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巴黎被形容為「世界上最常被想起、被談論、被書寫」的地方。其文化的國際地位走在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上,散發「優雅」、「前衛」、「細膩」、「批判」等象徵符號。

文/曾婷瑄 (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文化可說是法國在全球影響力的關鍵元素,涵蓋面向之廣,從傳統的歷史文物、古蹟建築,到美酒、乳酪等各地風土文物,再到享譽國際的時尚產業,以及不斷發展的前衛數位藝術等,許多領域都享譽全球。

歐洲啟蒙思潮中心  法國宮廷文化聲名遠播

而巴黎,更是得天獨厚。講到花都,讀者腦海可能馬上出現電影《新橋戀人》、《艾蜜莉的異想世界》、《愛在日落巴黎時》等一幕幕巴黎場景,無論是唯美浪漫,還是貼近生活,都令人難忘。

12世紀起,法國巴黎文化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已被確立。當時天主教會在此興建一座座大學,舊巴黎大學更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傳授希臘拉丁人文教育,成為文學與哲學的搖籃。17世紀起的啟蒙運動領袖也誕生於此,形塑了世界思潮,直至今日。

17世紀末,法王路易十四在巴黎郊區興建當時豔冠世界的凡爾賽宮。為展現權力,從建築、排場,到服飾與生活細節一切講究,財富資源匯聚於此,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加上路易十四對外擴張,使得巴黎成為全法、乃至全歐洲人流、物流與啟蒙思潮中心;凡爾賽成了當時歐洲所有王室仿效的對象,法文則成為當時歐洲上流社會的必修語言。

法國文化奠基於「生活的藝術」,仍保留著傳統價值,包括知名法式美食、高級訂製服、高級珠寶與奢侈品,都是沿襲自精緻耀眼的凡爾賽宮廷文化。

奧斯曼風格的現代巴黎  搖身世界最美光之城

然而巴黎容貌並非一向如此耀眼。19世紀下半葉,市人口不斷激增,在狹小、骯髒、昏暗的巷弄內,擠進了100萬居民,導致霍亂等傳染病爆發時有所聞。

講到巴黎的蛻變與重生,不得不提到有「現代巴黎之父」美名的男爵奧斯曼(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巴黎如今的街道設計、成排的宏偉建築與許多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公園,都因他而生,構成花都不可錯過的重點。

1853年,具法律背景,又成功改造波爾多的奧斯曼被法王拿破崙三世任命為塞納區長(相當現今的巴黎市長),並委託他在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進行巴黎全面的大型都市工程,「美化巴黎」。

今天耳熟能詳的巴黎主幹道都是在奧斯曼手中改頭換面,如歌劇院大街、聖米歇爾大道,圍繞凱旋門的著名12條輻射大道,也是奧斯曼在原有基礎上設計而成。

巴黎搖身一變為當時世界最美的城市之一;英國觀光客見到城市路燈,為其取了「光之城」的別名。

重溫巴黎美好年代 印象派開啟現代藝術

進入20世紀之際,巴黎受到工業革命發展推波,歌舞昇平,造就了如夢似幻、創作靈感迸發的「美好年代」(1871-1914年)與「狂騷年代」(1920-1929年),吸引各地藝術家匯聚於此,以致法國小說家吉羅杜(Jean Giraudoux)將巴黎形容為,「世界上最常被想起、被談論、被書寫」的地方。

藝術在接下來數十年間從法國首都綻放光芒,尤其是繪畫。莫內、塞尚、雷諾瓦等人透過印象派主義為繪畫語言帶來革命,催生了現代藝術。自此,巴黎成了梵谷在內的歐洲畫家必訪之地,他們來到巴黎,盼憑藉才華一展抱負。

巴黎生活即藝術 文化內涵多元俯拾皆美

奠基在傳統之上,法國透過整體國家藝文補助發展與媒體策略,繼續讓其文化的國際地位走在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上,散發「優雅」、「前衛」、「細膩」、「批判」等精心打造的象徵符號。

光是巴黎一座城市,就擁有131座美術館與博物館、全歐洲最多的每年793個大型文化活動,以及歐洲居冠的118間米其林星級餐廳。

但巴黎的文化,卻也並非僅有光鮮的歷史表面,巴黎人對文化與藝文活動的熱衷與支持更是關鍵。

稍加留意,就能發現地鐵上總是能看到捧書閱讀的民眾;週三電影上映的夜晚,電影院前總是大排長龍;即使是週間,大小劇院門口站滿了剛下班的人潮;民眾願意掏錢購買優質有保證的手工藝製品或交響樂門票;博物館、美術館也總是充滿不同年齡層的法國民眾。

文化內涵便以高雅與庶民、前衛與傳統等多樣形式存在於巴黎人的生活中。巴黎數百年來作為歐洲藝文中心,已培養出開放創新、大膽嘗試的藝文品味與豐富內容。在長年消費習慣與整體政策的支持下,巴黎文化之都所綻放的光芒,必將繼續閃耀。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最和風的文化地標 千年京都歷久彌新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