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量勝過槍砲 19歲女孩為烏克蘭發聲
布恬科隻身遠渡重洋為祖國發聲,除了書本與熱愛閱讀的精神支持,更是一種對民主、自由、歷史及文化充滿熱情的高貴靈魂,所展現出的力量。
文/邱祖胤 (中央社主任記者)
今年6月,台北國際書展有一位特別的客人─來自烏克蘭的Yakaboo圖書平台國際事務主任布恬科(Valentina Butenko),她隻身前來台灣為烏克蘭出版及文化發聲,也為烏克蘭人發聲。台北書展特別成立「烏克蘭館」,由布恬科親自坐鎮,吸引不少民眾關注。
布恬科態度充滿自信,談吐落落大方,若非事前讀過關於她的資料,很難想像她目前的年紀,更難想像今年初她曾歷經戰火,且毅然決然為自己國家全力以赴。
談戰爭 意志力對抗強勢攻擊
布恬科娓娓道來這段驚濤駭浪的經歷。今年2月俄國入侵烏克蘭,舉世譁然,其實早在戰前兩、三個星期,俄烏邊境就有軍隊集結,當時還在英國念書的布恬科就決定回國和同胞們面對這一切,「我身邊很多朋友笑我傻,但我的想法是,俄國這樣粗暴的做法,就是拒絕承認烏克蘭的主權,這反而讓我更迫切想要接近自己生長的地方」。
布恬科語氣有些憤慨,不過提到戰爭的種種,依然難掩心中恐懼,「記得俄國人發起攻擊的那天早上,我才剛從夢中醒來,就感受到飛彈攻擊的威力,住的地方天搖地動,一切都要粉碎的感覺。不過當時我並非擔心人身安全,而是感覺到一切根植於自我認同、讓我之所以為我的一切,很有可能就此消失,這種危機感特別讓人感到挫折」。
所幸烏克蘭人強大的反抗意志暫時擋下一切,不但讓烏克蘭人感到振奮,也讓全球民眾感到震驚。布恬科說,烏克蘭人在這場戰爭深切體認到,只要你認同自己的身分及價值,包括自由、民主、土地、文化等基本價值,即使外在受到威脅,即使對方的軍事力量再怎麼強大,也無法擊敗你。2布恬科說:「烏克蘭的軍事實力難以和俄國相比,但這些日子以來,烏克蘭人用行動證明,只要人民有足夠意志,就可以去對抗這一切。」
談歷史 挺過納粹及車諾比
布恬科特別為台灣讀者上了一堂烏克蘭歷史課。她說烏克蘭的歷史非常悠久,烏克蘭甚至是許多歐洲貴族的發源地,只可惜長久以來受到俄國的影響,一直被世人所忽視,俄國甚至不願承認烏克蘭的存在,這也是這次戰爭最可怕的地方,因為俄國希望將烏克蘭的歷史及文化「完全抹去」。
布恬科說,烏克蘭從蘇聯解體之後,也曾歷經漫長的自我認同之路,試圖重拾自己過去的歷史,並在追求自由與民主體制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如果沒有這樣的努力,也許就無法面對這次俄國的強勢侵略」。
布恬科特別以從烏克蘭帶來台灣的《娘子谷之聲》(The Voice of Babyn Yar)一書為例,訴說烏克蘭一段慘痛的歷史。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曾對烏克蘭人民進行殘酷屠殺,這些發生在烏克蘭土地上的暴行,至今仍是許多烏克蘭人的傷痛,戰後在娘子谷立下紀念碑,懷念當年犧牲的無辜人民,並記錄獨裁者犯下的罪行。諷刺的是,這塊紀念碑在今年的戰事中被夷平。
此外,舉世聞名的「車諾比核電廠事件」也發生在烏克蘭。布恬科說,許多人談到這件事,只會想到是蘇聯時期災難,卻沒想到這其實是發生在烏克蘭的事件,而這件事完全是蘇聯政權造成的,從《車諾比的旅程》書中的詳盡報導,可見當年執政者消極不負責的態度,任憑烏克蘭人民自生自滅。
談閱讀 腦中知識別人搶不走
布恬科特別以烏克蘭的歷史及文化為傲。提及自己的身世,布恬科說,她的父親是烏克蘭人,母親是英國人,母親曾在烏克蘭住了15年,並在烏克蘭各地旅行,對這個充滿魅力、文化豐富多元的國家十分熱愛。
布恬科說,她在2003年出生時,烏克蘭才脫離蘇聯獨立不久,學校使用的語言還是俄語,學習的歷史還是以蘇聯為中心的歷史,感覺十分錯亂。烏克蘭也的確歷經很長一段自我認同及追求民主自由的階段。
所幸布恬科的父母非常重視閱讀,也鼓勵她閱讀。父親歷經前蘇聯政權的統治,親身感受到執政者控制人民思想的困惑與痛苦,因此特別重視子女的閱讀教育,培養她獨立思考能力。
布恬科說,父親告訴她,自己從書中取得的知識,別人搶不走。
布恬科的母親則是烏克蘭Yakaboo集團的共同創辦人,本身也是一名作家,曾以《瀑布後的女人》(The Women Behind the Waterfall)一書刻畫烏克蘭人民在歷史長河中求生存的心路歷程,內容描述三代女人從祖母、母親到小孩在烏克蘭的生活,她們歷經時代的轉變,人生各有不同的曲折故事。
布恬科表示,這本書可以看見烏克蘭人民在歷史大環境下的真實處境,歷史傷痕對個人、家庭乃至一整代人活生生的影響,是一本從情感層面上去理解烏克蘭的抒情之書。
談反抗 普世價值不容威脅
布恬科說,她是以一個烏克蘭公民的身分來到台北書展,跟大家分享烏克蘭經驗,但她同時也是世界公民的一分子,當烏克蘭人民所擁護的自由、民主等普世價值遭受威脅,不管是身為烏克蘭人還是世界公民,都應該站出來保衛這樣的價值。
布恬科表示,這場戰爭是一場攸關生死存亡的戰爭,也是一場捍衛普世價值的戰爭。她自己並未受過軍事訓練,如果有,她一定馬上站上前線保家衛國,而她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幫助烏克蘭在國際社會上發聲,增加更多人對烏克蘭處境的認識,這也是她投入出版事業的原因。
布恬科說:「所謂的戰爭,並不是前線所看到的軍事攻防而已,背後還有意識形態之爭,我希望全世界能真的認識烏克蘭這個國家,我想透過書籍及文化的力量,讓世界各地的朋友聽到烏克蘭的聲音,希望更多朋友跟烏克蘭站在一起。」
19歲女孩隻身遠渡重洋為祖國發聲,哪裡來的勇氣及力量?相信背後支持她的,除了書本與熱愛閱讀的精神,更是一種對民主、自由、歷史及文化充滿熱情及真愛的高貴靈魂,所展現出的力量。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