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宇朕運原鄉石下山 砌成逐鹿社區大巴掌
揮別原鄉專題3(中央社記者江俊亮、黃國芳嘉義縣8日電)鄒族原住民安宇朕原本住在阿里山鄉,但莫拉克風災摧毀家園後,遷居山下逐鹿社區。安宇朕運原鄉石頭下山,搭建石屋,還砌成「大巴掌」裝置藝術,是社區最顯眼地標。
西元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造成阿里山多個部落流離失所。2年後,155戶鄒族人揮別原鄉,遷居山下永久屋,在原先就是祖先獵場的地方建立起逐鹿社區。
安宇朕是退役職業軍人,12年軍旅生涯都在總統官邸戍守。退伍後,當了5年的縣議員助理,由於對烤披薩有興趣,無師自通,在阿里山鄉樂野村開起烘焙坊,生意還不錯。
不過,9年前發生莫拉克風災,山上家園連土帶石都被沖刷而下,他目睹風災的殘酷,遷居山下後,一有空就回山上老家,用小貨車將溪石一車一車載運下山,並思索如何用溪石「起家」。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安宇朕說,莫拉克風災帶來土石流,雖對原民鄉親造成很大的財產損失,但他相信透過創意與巧思,也能將石頭設計成藝術品。
抱持「不懂就問,不會就學」態度,為突顯石頭之美,安宇朕不僅下工夫研究石頭,還到處請教如何用石頭堆疊想要的形狀。他用一顆一顆石頭將房子「包」起來,除增加房子穩定性,也有防水功能。
安宇朕在屋內牆上以石頭砌成鄒族勇士圖像,質樸展現鄒族勇士的力與美;另一邊牆上則鑲上小篆「短歌行」,是以水泥條一筆一劃嵌鑲而成。
他說,喜歡看「三國演義」,尤其對曹操率軍南征,橫槊賦詩而作的「短歌行」印象深刻,其中「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頗符合自己心境。
至於住家旁的「大巴掌」石砌裝置藝術是他花一個月徒手砌成。安宇朕說,從架構、雛型、封模、灌水泥,再砌上石頭,整隻「大巴掌」用的石頭超過500公斤。
記者問:「為什麼要製作這隻比成人還高的大巴掌?」安宇朕說,他是以「一個巴掌大」的手作披薩起家,用八八風災沖到溪裡的石頭製作「大巴掌」,一是紀念,二是提醒自己不要忘本。(編輯:李明宗)1070808
延伸閱讀》不被莫拉克風災擊倒 莊莫俄與族人自力耕生
延伸閱讀》揮別莫拉克風災陰影 小舌菊傳承鄒族手工藝
延伸閱讀》莫拉克風災後揮別原鄉 鄒族再造逐鹿傳奇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