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蝕

發稿時間:2021/05/21
半蝕
半蝕
作者|韓麗珠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1/04/28

  香港作家韓麗珠,繼《黑日》後最新力作。感受力敏銳的她,以內省並富含同理心,描繪了因疫情圍困的生活、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的生存狀態,展現城市轉變。從香港這個現場出發,實際上是一本寫給全世界、給經歷當下流轉變幻之人的書。書中沒有任何關於香港命運的大聲疾呼。它極度安靜,但這安靜卻使我們感到:文字內蘊的訊息進入了每一個細胞,意義被重新整理,糾結被梳開。或許,將這本書讀到最後時,會感到細胞中微微有光。外在的世界暗蝕,內在的光亮起。

文章節錄

疫症的天空

  穴居期間,我在思考「防疫」是一件怎樣的事。

  當疫症取代了天空,人們根據疫症當天呈現的陰晴,決定行動和對未來的想像。疫症也是一面誠實之鏡,照出人們和城巿一直不忍細看的脆弱的部分,要不,任由它擴張,要不,修補它。

  在茶餐廳用膳時,在限聚令下僅餘的桌椅之間找到一個空位安放自己後,服務員走過來作出溫馨提示:「食物到來之前,不要脫下口罩,以免被票控。」這使我感到自己身在小學的課室裡,重新學習各種規則和限制。因為恐懼,人們對於荒謬會作出最大的忍受。因為疾病是潛意識對於理性和意識的反撲,在身體以生病的方式作出警告的時候,人們抱持著謙卑的態度,雖然誰都知道,躲在疫症而來的恐慌背後的,也有權力的掌控。

  防疫是一個狹窄的箱子。人們會以為這是非常時期,那意思就是這一切終將成為過去,但真相很可能是,留在回憶裡那個正常的過去已不會重來,而現下這非正常的一切,將會成為新的正常。每個人都在這箱子中,爭取一個可以存活下去的空間,以避過死亡、失業、破產、飢餓或無家可歸的命運。於是,在表演場地停擺的狀況下,有劇團舉行線上劇場;音樂會取消了之後,音樂家在網絡上發布免費放映;留在家裡的人每天做運動,以逃過抑鬱的復發。疫症其實是一場延綿數月以至經年的海嘯,每個人都試圖努力地抓住什麼,以免被巨浪捲去。

熱鬧和死亡

  當人們在瘟疫蔓延的狀況下待久了,適應了最初的震驚,並慢慢接受這將成看不到限期的日常狀況,對防疫的態度,準確來說,並不是放鬆,而更接近故態復萌。人本來就有依附習慣的傾向,逐漸適應了隨時都可能染病或死亡,就最容易忘記染病和死亡不止是新聞報導中的個案數字,而是血淋淋的現實。

  當我仍然把自己禁閉在家裡,透過單位的窗子,看到樓下公園的人數每天都在增加,接近疫症肆虐前繁華的景象,想到在日本,獨居者在家中死亡,過了很久才被發現,名為「孤獨死」,那麼,在新型肺炎之下,會否已出現了「熱鬧死」(在眾聚之中,不知不覺地染上了死亡的風險)?如果孤獨曾經和死亡並置而得到污名, 那麼,在瘟疫時期,鼓勵每個人都盡量隔離自己以減低傳染風險,那些安於孤獨、擁抱孤獨,甚至樂於孤獨的人會否成了最容易活下去的一群?當我漸漸適應,甚至享受足不出戶的日子,擔憂的再也不是未來無法如以往一般外出活動,而是在迷宮一般的孤獨裡樂而忘返,甚至上癮。

  但我知道自己沒有資格談論疫症下穴居的滋味,因為社會被瘟疫的陰影籠罩,最先受害的是階層裡最脆弱的一群—流浪者在街上的家當被丟掉,不斷重用口罩、大量貓狗被遺棄、外傭不是被迫重複為家居各處消毒,就是被禁止在放假時外出,這身受其害的一群無法掌握話語權,也無法選擇熱鬧還是孤獨。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