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裡,作者把焦點集中在重大的問題上,以及經濟模型如何幫助我們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可能期待經濟學提出一致通用的解釋,或是不論情境都能夠一體適用的處方。社會生活的可能性太過多樣化,不可能塞進獨特的架構當中。不過,每一種經濟模型都像是地圖的一部分,能夠讓我們看清一部分的地貌。整體而言,經濟學家的模型是我們最佳的認知嚮導,能夠帶領我們探索構成社會經驗的無數山丘與凹谷。
文章節錄
《經濟學好厲害:如果沒有誤用的話》
實際上,有許多重要議題都獲得幾乎所有職業經濟學家的一致認同。著有一部首要經濟學教科書的哈佛大學教授曼基(Greg Mankiw),幾年前在他的部落格上列出一份清單。以下即是其中幾項主要條目(括號裡的數字代表有多少比例的經濟學家同意該項主張)。
一、設定租金上限,會降低住房供給的數量與品質。(93%)
二、關稅與進口配額通常會減低整體的經濟福祉。(93%)
三、彈性而且浮動的匯率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國際貨幣架構。(90%)
四、財政政策(例如減稅以及/或者政府支出增加)對於未達完全就業的經濟具有顯著的刺激效果。(90%)
五、美國不該限制雇主把工作外包給其他國家。(90%)
六、美國應該廢止農業補助。(85%)
七、龐大的聯邦預算赤字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83%)
八、訂定最低工資會導致年輕與非技術勞工的失業率提高。(79%)
除非你跳過了先前的章節沒看,否則這些主張獲得的共識應該會令你大感吃驚。我們對於上述八點當中的至少四點都看過與之牴觸的模型。房東如果採取壟斷性的行為,租金控制(設定房東能收取的租金上限)就不必然會限制住房供給;貿易限制不必然會降低效率;財政刺激不必然有效;訂定最低工資也不必然會造成失業率上升。在所有這些案例當中,都有不完全競爭、不完全市場或者不完全資訊的模型能夠得出相反的結果。曼基列出的其他主張也同樣都是如此。
經濟學教導我們的,是一項結論或其相反論點成立的確切條件(關鍵假設)。然而,這項調查中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九○%以上)卻顯然願意為一組特定關鍵假設擔保其通用有效性。他們之所以願意挺身保證這些假設的效力,也許是因為他們認定這些假設在真實世界裡比較常見。或者也許是因為他們認為某一組模型「平均上」比其他模型更有效。即便如此,他們既然身為科學家,難道不該為自己的背書添加適當的限制條件?他們難道不該擔心這種毫無疑義的陳述有可能會產生誤導的效果?
我們因此來到經濟學當中的一項核心矛盾:多元性當中的一致性。經濟學家採用的模型多不勝數,各自指向種種相互矛盾的方向。然而,一旦談到時下的議題,他們的觀點卻經常趨於一致,而且無法以既有的證據提供合理的解釋。
我要說清楚:經濟學家總是對各種議題一再辯論不休。最高所得稅率應該是多少?最低工資是否應該提高?專利對於刺激創新是否重要?在這些以及其他許多議題上,經濟學家經常都會看見問題的兩面。據說杜魯門總統曾經因為對於顧問提出的建議經常相互矛盾又模稜兩可而深感挫折,還要求手下幫他找一個「單方面經濟學家」。「就算把所有的經濟學家頭尾相連排成一線,這條線也和他們的爭辯一樣永遠不會有終點,」據說蕭伯納曾經這麼譏諷道。經濟學家的共識也許比較是一種罕見的現象,而不是常態。不過,一旦出現共識,我們就必須仔細加以評估。
有時候,這種共識是無害的:沒錯,誘因確實重要。有時候,這種共識可能受到地理或歷史條件的適當限制:沒錯,蘇聯經濟體系極度欠缺效率。另外有些時候,共識則是反映了基於累積的證據而對事實進行的事後評估:沒錯,歐巴馬在二○○九年施行的財政刺激措施確實降低了失業率。不過,共識如果是先認為特定模型的結論具有普遍適用性,但模型中的關鍵假設卻可能在許多情境被打破(例如完全競爭或者完全消費資訊),那麼就不免造成問題。
經濟學家一旦把一個模型誤以為是唯一的模型,就可能會造成兩種危害。第一種是遺漏失誤,也就是經濟學家因此陷入盲點,無法看見前方的麻煩。舉例而言,在二○○七至○八年間的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未能察覺到各方情勢的危險匯流。接著,還有作為失誤,也就是對於特定世界觀的執迷導致經濟學家成為某些政策的共犯,而那些政策的失敗原本是有可能事先預見的。經濟學家對於所謂的華盛頓共識以及金融全球化的擁護,就屬於這一類失誤。且讓我們更深入探究這兩種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