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10月CPI年增2.58% 主計總處看到通膨壓力減輕關鍵

2021/11/5 16:16(11/5 20:2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5日電)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58%,連3月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主計總處坦言,下個月的CPI漲幅恐怕不會顯著下降,但國際能源價格未再持續飆高,「國內物價比較沒有大幅上漲壓力了」。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10月CPI年增率為2.58%,雖較9月的2.62%微降,漲幅仍是逾8年半的次高。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解釋,10月CPI年增率續處高檔,一是因為天候因素,使蔬菜、水果漲幅均超過1成,二是國際油價攀高,加上去年基期低,油料費上漲達28.97%;光是蔬菜、水果、油料費,就影響總指數上漲1.23個百分點,幾乎是總漲幅的一半。

今年以來,CPI增幅屢次超過2%的通膨警戒線,讓民眾對於通貨膨脹憂心忡忡,曹志弘對此表示,主計總處上月的記者會提到物價有壓力,是因為看到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上攀,不過隨著煤價大跌、天然氣區間整理、國際原油價格11月初也轉彎向下,之前擔憂的因素已經消失。

「根據最新國際能源價格,會覺得能源壓力紓緩」,曹志弘認為,國內物價現在比較沒有大幅上漲的壓力了。

雖然近期CPI漲幅較大,曹志弘分析,主要是因蔬果、能源等短期因素,加上低基期所致,如果看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10月年增率下滑至1.43%;基於上述原因,主計總處認為國內目前並無通膨現象。

展望11、12月的物價走勢,曹志弘認為,今年11月初原油價格略為下滑,但去年底原油價格還在每桶40多美元的低檔,低基期影響還是很大,加上其他國際能源價格續處高原期,「CPI還不會大幅下降」。(編輯:楊蘭軒)1101105

民眾狂喊通膨來了 主計總處:購買頻率是關鍵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5日電)近期愈來愈多民眾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通貨膨脹」因而成為熱門話題。主計總處指出,國內並無通膨現象,民眾對於通膨壓力感受很深,是因為購買頻率高的蔬菜、水果、油價等漲幅較顯著所致。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58%,已經連續3個月超過2%的通膨警戒線,不過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認為,國內並無通膨現象,近期CPI漲幅高,是因為天候及國際能源價格高檔等短期因素影響。

儘管主計總處多次強調沒有通膨,民眾似乎不埋單,曹志弘解釋,民眾對於購買頻率較高的商品,價格感受會更深;主計總處按購買頻度別觀察物價,發現每月至少購買1次者,漲幅高達5.52%,不只是逾9年最大漲幅,更是CPI總指數漲幅的2倍以上,這便是民眾對物價上漲很有感的關鍵。

主計總處官員補充,民眾可能每1、2週就要買蔬菜、水果,還有加油,這幾項正好是近期漲幅較大的項目,所以感受特別深刻,但是像家電、手機這些價格相對平緩的項目,因為久久才買一次,就不會有太大感覺。

曹志弘表示,隨著天候平穩,接下來蔬果價格應該會漸趨穩定,後續只要國際油價不要再大幅攀升,或許民眾對於通膨的預期心理就會慢慢緩和。(編輯:潘羿菁)11011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