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聽障資訊平權4 / 聽障者生活樣貌 發出過大聲響不是故意沒禮貌

2021/9/18 09:26(9/18 09:5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聽障者經常面臨資訊落差,在COVID-19疫情發生重大變化時,尤其需要透過「視覺的語言」了解來龍去脈,現在疫情記者會的畫面除了有手譯員的手語說明和表情詮釋,還有結合人工智慧(AI)的即時字幕,幫助手語族、口語族,先天聽障與後天聽障更能掌握第一手疫情資訊。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8日電)多數人生活在充滿聲音的環境,很難想像不靠語言,該如何學習和溝通。聽覺障礙者生活在無聲世界,只能看,理解方式和「聽人」大不同,發展出獨有生活樣貌。

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台聽覺機能障礙者約12萬4825人。許多聽障者仰賴手語和外界溝通,但手語是視覺、圖像式語言,和主要靠聽覺的口語差異大,溝通過程中可能文化差異而衍生誤解。

說起聽人與聽障者間文化差異,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常務監事黃淑芬深有體悟。從小因病導致聽力障礙的黃淑芬,直到小學第一次戴上助聽輔具,才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有「聲音」。

經過訓練,黃淑芬學會發聲,有時也能透過口語和他人溝通,屬於口語、手語都通的雙語聽障者,也更能體會手語和口語是全然不同思維方式,很難以同一套邏輯直接轉換。

她以「偏食」為例,單從字面意思,聽障者可能誤以為到旁邊去吃,須以圖像化方式解釋,比出「在吃飯的時候,挑挑挑不吃」,聽障者才能真正理解偏食意涵。

看似微小的思維差異,成了聽人與聽障者間溝通鴻溝。黃淑芬說,常有聽障者不解保險專有名詞,如搞不清楚保險費、保險金或保額間差異,要申請理賠時無法理賠,甚至連先前繳的保費都拿不回,糾紛不斷。

另外,多數聽障者就醫時不容易搞懂自己到底得了什麼病,及為什麼得這個病、疾病成因等。黃淑芬表示,曾有聽障者罹患主動脈剝離,誤以為只是心臟不好,凸顯手語翻譯員重要性。

黃淑芬說,聽障者與外人溝通不易,美國很早就推動視訊手譯,聽障者家家戶戶都有視訊電話,撥出後連接到手語中心,可協助打電話聯絡事務,甚至可幫忙打給旅行社預訂旅遊行程,完全不用麻煩家人、親友。

身處無聲世界聽障者,造就許多有別聽人的生活習慣。黃淑芬說,聽障者雖聽不見,仍能感受拍手、打鼓震動,啟聰學校就以大鼓產生的震動代替鐘聲,聽障者叫喚對方時,也會以用力拍手、拍東西引起對方注意,但這類做法卻容易嚇到一般人,常被指「沒禮貌」。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另外,聽障者聽不見自己發出的聲音,常沒發現已影響到他人,很難拿捏力道。黃淑芬說,像吃東西發出咀嚼聲、餐具敲到碗、移動桌子等,或沒聽到救護車警鈴而沒讓道、在他人休息時頻拿塑膠袋發出聲響,容易被他人白眼。

「聽障者最怕的事,大概就是停電了。」黃淑芬說,聽障者原本就已聽不到,停電時又無法以手語溝通,害怕下常容易踩空、跌倒而受傷,所幸現在人人有手機,不僅有手電筒,也能透過網路掌握災情狀況,大大減少危險。(編輯:陳清芳)11009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聽障資訊平權-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