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台積電洽購BNT幕後 美日援台關鍵轉折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2日電)台積電與鴻海公告將各捐贈500萬劑BNT疫苗。總統府人士今天還原過程,強調政府只有「拚」、沒有「卡」,此事經台德政府、兩大企業傾全力才能突破,有沒有中國的政治力干擾不言可喻,而美、日「即刻救援」產生極大壓力,最後讓中國轉向「不卡台灣」。
府方人士指出,上海復星在2020年3月即取得BNT大中華地區代理權,因此,無論是去年東洋洽購疫苗,或指揮中心洽購疫苗,甚至到這次的鴻海、台積電、慈濟3項專案,在跟BNT原廠談判同時,都沒有迴避上海復星的代理商角色。
府方人士說,由於疫苗洽購與接種,涉及高度「公權力行使」範疇,必須符合兩岸關係條例第5條規範,因此,這3項專案的捐贈方,都同意按照蔡政府所提議,已經順利運作的「日本模式」進行。意即,每個捐贈單位都必須簽署兩份契約,第一份是「採購契約」,第二份是「捐贈契約」,採購契約給予捐贈方適度的商業行為彈性;台灣政府的公權力角色則是呈現在捐贈契約中。
府方人士指出,從契約角度來看,真正重點在於:
一、上海復星只是代理商,而非製造商,需要法律免責權的是BNT。
二、只有台灣政府有權力提供BNT疫苗EUA和法律免責權,而非中國政府,中國政府也了解此法律關係。
府方人士說,台灣政府必須堅守台灣人民的「健康權益」與「健康個資」,都受到法律契約的完整保障,也必須確保當初「原廠製造、原廠包裝、直送台灣」的共識,並且必須釐清所有的法律權利義務關係,「沒有意識型態問題」。
府方人士指出,從過程來看,無論是東洋或指揮中心,都是與BNT原廠洽談疫苗採購,也表示上海復星未必是唯一的管道。但由於鴻海、台積電、慈濟是捐贈者,捐贈者要與誰談判,政府部門予以尊重。
府方人士說,BNT疫苗採購案遭遇多波折,需要動用到台德兩國政府,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台積電、鴻海兩間企業,以及信眾遍及全球的慈濟基金會,才能取得突破,過程中有沒有中國的政治力干擾,不言可喻。
府方人士表示,讓中國政府轉向「不卡台灣」,甚至急於退讓的真正原因在於,美、日及時援台大規模疫苗,截至目前為止,美日援助台灣疫苗已超過487萬劑,民主國家對台灣「即刻救援」給中國產生極大壓力,中國此時若不願放手,反而證明是中國在阻撓台灣購買疫苗。
府方人士說,回顧鴻海、台積電、慈濟3項專案,鴻海在6月1日最早送件,當初申請的是「申請500萬劑BNT疫苗專案輸入」,送件後隔天,6月2日指揮官陳時中即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有過會晤,之後6月9日專家會議通過EUA,6月12日衛福部發函同意「專案輸入」。
府方人士指出,最大轉折點在於,6月16日郭台銘提供一份BNT相關人士內部資料,指出BNT只願意與政府洽談,郭台銘一度在6月17日發臉書感謝政府,卻在6月18日急轉直下,發臉書要求「政府授權」。
府方人士說,蔡政府隨即接招,行政院在當日午間召開記者會,宣布連同6月10日送件的台積電案,政府同意授權;總統蔡英文進一步在當天下午,於總統府和郭台銘、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會面。
府方人士說,在鴻海、台積電與行政院、指揮中心密集研商下,在一週達成協議,並於6月25日簽署與政府授權有關的必要法律文件。鴻海、台積電隨後便開啟與BNT及上海復星的後續談判作業。整體談判過程,隨時有需要就隨時開會,經常開會到三更半夜,隔日一早再進行馬拉松式會議。
府方人士指出,鴻海、台積電在7月9日晚間與復星簽署採購契約,BNT原廠則在7月11日下午約4時回傳簽署的相關契約,鴻海和台積電則在7月11日晚間約9時30分將捐贈契約提交給CDC審核簽署,CDC連夜加班審核,約於7月11日晚上11時完成簽署程序,並立即通知兩捐贈單位,「從整個過程來看,政府部門只有拚進度,沒有卡進度」。
至於慈濟案,府方人士指出,可以說是在鴻海、台積電既有的模式上,省下了許多時間,迎頭趕上進度,對內、對外同時談判進行。(編輯:蘇志宗)11007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