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拜登還沒就任 傳Google臉書等科技巨頭企圖影響新政府人事布局

2020/12/23 22:49(2021/1/6 16: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3日綜合外電報導)儘管進步團體與反壟斷監管機關反彈加劇,據傳美國科技重鎮矽谷的巨擘如谷歌(Google)、臉書等正鴨子划水,意圖在總統當選人拜登的政府裡安插自己人,卡位鮮為人知卻至為關鍵的職位。

路透社報導,科技界高層關注的包括商務部、美國貿易代表署、資訊與監管事務辦公室(Office of Information & Regulatory Affairs)、國防部與國務院的要職。其中資訊與監管事務辦公室是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下的重要機構,負責擬訂會影響科技業的政策。

關注政權交接或者與拜登(Joe Biden)交接團隊共事的研究者、律師與諮詢顧問告訴路透社,許多科技業大廠高層動作頻頻,意圖影響未來決策。他們也想確保拜登政府不會順從民主黨進步派與勢力日增反壟斷運動的主張,這兩股勢力主張更嚴密監督這些科技巨擘。

「旋轉門計畫」(Revolving Door Project)的研究者莫蘭(Max Moran)表示:「在2020年,直接任命科技公司的執行長或高層入閣,會造成不良觀感,是糟糕的政治操作。」他還說,拜登政府職缺的人選,已開始浮現科技巨頭的盟友。

舉例來說,根據3位消息人士透露,谷歌(Google)前執行長、億萬富豪施密特(Eric Schmidt)一直在為國防部的職位推薦人選,因谷歌意欲謀求軍方合約與國防工程。

他們又說,施密特主導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委員會副主席是國防部前次長沃克(Robert Work),他已向拜登交接團隊簡報國家安全議題。拜登團隊討論白宮科技小組主持人時,施密特的名字也出現在名單裡,這項提議招致進步派人士反對。

無獨有偶,另有兩名電商巨擘亞馬遜公司(Amazon )的主管,在負責與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及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交接的拜登機構檢核小組中占有一席之地。

根據在交接團隊任職的消息人士透露,亞馬遜的高層正力薦政治盟友,想在拜登的政府謀取一官半職。他們說,浮現的可能人選包括現任亞馬遜董事、百事公司(Pepsi Co)前執行長盧英德(Indra Nooyi),她已被推薦入主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

多個消息來源說,不同於其他科技巨賈的操作,臉書(Facebook)則大舉進駐拜登的交接團隊,像是臉書前高層主管赫茨(Jessica Hertz)擔任交接團隊總顧問,曾在臉書擔任專案經理的奧斯汀.林(Austin Lin )目前是負責總統行政辦公室的機構檢核小組成員。

臉書前董事會成員鮑爾斯(Erskine Bowles)目前是交接團隊的顧問,還有另一位前董事會成員齊安茲(Jeff Zients)已獲任命為白宮防疫協調官。

至於拜登任命的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據4個消息來源透露,他跟亞馬遜與谷歌關係匪淺。谷歌是布林肯所創辦顧問公司WestExec Advisors的客戶之一;布林肯也曾於2008年幫助亞馬遜的公關部門主管卡尼(Jay Carney)獲延攬加入拜登的媒體團隊。

4個消息來源指出,拜登交接團隊的機構檢核小組多次召開會議期間,曾討論科技業者推薦的名單,並說這些團隊已提出幾項招聘的建議。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雖然科技業界意欲取得更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進步團體顯著反對,今年11月,32個反壟斷、消費者權益保護、勞工及相關團體致函拜登,要求他拒絕科技巨頭在他的政府裡呼風喚雨。

儘管如此,美國非營利機構「公眾」(Public Citizen)負責監督競爭政策的哈曼(Alex Harman)說,拜登的團隊持續傾聽他們的擔憂,但是這不算對話。他說:「他們沒告訴我們他們的想法,他們只是詢問我們,我們最關切的是甚麼。」(譯者:曹宇帆/核稿:林治平)10912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