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鳥會拒簽政治表態文件 遭國際鳥盟除名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5日電)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今天表示,國際鳥盟20年來要求改英文名3次,這次再要求改中文名並簽署承諾不促進或倡導台獨文件,在拒絕國際鳥盟後卻遭移除夥伴關係,將研議串聯他國因應。
中華鳥會自199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鳥類保育組織「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會員。
中華鳥會在臉書上說明,過去20年間已被國際鳥盟要求更改過英文名稱3次,這次首次被提及中文名稱,恐造成其他國家夥伴經營風險。而國際鳥盟全球理事會片面要求中華鳥會簽署一份文件,承諾不促進或倡導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及台灣脫離中國獨立。
中華鳥會指出,作為一個野鳥保育的非政府組織,從未就任何此類議題表達過立場,因此認為簽署這樣的文件相當不合適,拒絕簽署,因為中華鳥會不是政治推手,「我們是保育組織」。
另外,國際鳥盟也告知中華鳥會,將不參與由台灣政府全額或部分資助的任何相關活動,也不允許國際鳥盟的名稱和標誌被使用或展示在有標示中華民國國旗、標誌、符號等相關文件、文獻、報告或任何形式的傳播媒體。
國際鳥盟更聲稱,這是因為一方面要與中華民國的「獨立」保持距離,卻又從同一實體獲取經濟利益是「奇怪」的事情。但是中華鳥會認為,這是基於政治考量,國際鳥盟作為全球保育組織不應做此決定。
中華鳥會副秘書長呂翊維說,全台共計21個團體組成中華鳥會,參與國際野鳥保育事務,7日國際鳥盟全球理事會投票決議,排除中華鳥會於國際鳥盟的正式夥伴關係;因此,中華鳥會近日已將訊息對外發布給各國盟友,並要商議怎麼串聯、因應,23日對外說明對策。
呂翊維表示,中華鳥會長期跟日本團體有交流,也不排除研議跟歐、美國家聯繫,據他所知,英國媒體已就此事訪問國際鳥盟,但未獲回應,或許國際鳥盟不想此事被廣為報導、引發國際關注。
中華鳥會重申,對鳥類來說世上沒有國界,保育工作需要全球網絡合作實踐,中華鳥會將持續進行鳥類與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工作,包括黑嘴端鳳頭燕鷗的保育研究工作,以及引領亞洲推動鳥類的公民科學運動,例如eBird Taiwan、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等。
國際鳥盟是個設於英國劍橋的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有116個非政府組織夥伴,會員有250萬餘人。2013年,國際鳥盟曾頒發「國際保育獎」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台江國家公園以及台南市政府,以肯定這些單位在保育黑面琵鷺方面的成效。(編輯:張芷瑄)10909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