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本略過三國 國教院: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
2020/9/9 18:48(9/9 19:38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9日電)部分出版社編撰的國中歷史教科書,刪減許多中國史內容,包括「三國」被略過,引發爭議。國家教育研究院今天解釋,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學習主題不再是鉅細靡遺的朝代更替。
有媒體8日報導,108課綱(十二年國教課綱)上路後,國中8年級歷史課每週剩一節,新學期使用的歷史課本和過去相比,許多重要的中國史內容被省略或刪去,例如學生期待的楚漢相爭、三國史等,部分版本的教科書已看不到。
國家教育研究院今天發出新聞稿解釋,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不是要訓練學生成為歷史專家,而是讓新世代公民瞭解自身存在的世界如何形成、台灣在世界的地位和角色,培養系統思維和全球視野。
在上述的目標下,108課綱的國中歷史採「大段落通史」,學習主題不再是與生活經驗距離遙遠、鉅細靡遺的中國朝代更替史;而改為主題式、貼近學生文化經驗及生活脈絡的庶民生活史,以及著重文化制度史及社會演變的關係,例如語言文字、文化思想、科舉等一直到今天仍深深影響社會的歷史文化。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國教院指出,國中歷史課綱並非刪除某些熟悉的歷史人物事件,而是將焦點從過去的帝王史,轉移到歷史的因果關連、社會制度的變遷、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動,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
依據教育部發布的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國中及普通型高中必修歷史課程,主題安排「略古詳今」,空間推移由近及遠。國中課程採長時段通史架構,普高則是主題式,和過去較偏向斷代史的課程設計,有很大的不同。(編輯:陳政偉)10909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