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海外特派員培訓營 張瑞昌勉勵學子保有熱情
(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台中18日電)第3屆中央社「我是海外特派員」首場培訓營今天在台中登場,中央社社長張瑞昌會中勉勵參與學員,未來若從事新聞工作,請認知新聞的價值不可動搖,並保有熱情、好奇及理想性。
本屆中央社「我是海外特派員」培訓營活動,台中是首場,近80名學子齊聚一堂。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在開幕致詞時指出,「報復性上課將帶來新的啟發」,透過「我是海外特派員」課程,將選出優秀適合派駐海外的年輕人,另一群人可到中央社實習採訪、編譯。
活動邀集海內外優秀師資上課、線上記者分享實務經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助理教授、中央社董事李怡志敘述「哪有新聞那麼好玩?」他剖析數位新聞的特點,商業目的有:提高使用者停留時間、提升分享率、提升瀏覽頁次、提高新使用者接觸品牌的機會、讓原有使用者願意繼續付費、招募人才等。
中央社總編輯陳正杰以「新聞DNA」為題,除說明什麼是好新聞,也介紹中央社創社96年的歷史始終如一地堅持新聞工作的使命,忠於事實,不譁眾取寵。
陳正杰詢問,「做一名好記者應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大家踴躍回答:「對任何事務保持好奇心」、「要有獨立思辨的能力」、「邏輯清楚」、「好學與具備豐富的常識」、「報導正確真實」、「良好的外語能力」等,與學員互動熱烈。
陳正杰指出,以上答案都對,但要成為一名好記者,更重要的,一定要具有誠實正直、值得信賴的個性;同時還要有使命感,這樣從事新聞工作才有意義。
張瑞昌一開場便與學員互動對話,詢問參加的動機,多名學員輪番分享對中央社的認識。
張瑞昌表示,他以過來人分享經驗,新聞工作有所謂變與不變,他從事媒體工作30年來有大的改變,從紙本到使用智慧型手機閱讀,但有些東西是不變的,包括新聞不能造假,要堅持的價值,新聞不應該譁眾取寵,這些是不能改變的。
張瑞昌指出,現在大家正在面臨時代劇烈的改變,未來若要從事相關工作,請認知新聞的價值不可動搖,但也應該知道,為什麼要選擇媒體這個行業?
他表示,年輕人投入新聞工作,就是要有熱情與好奇,以及相當的理想性,30多年前他的老師向他說,握筆的手心是向內,出了校門手心不能向上,記者長期被認為是第四權,記者要懂得謙虛與把持,不能忘了自己,把記者這個行業做得跟乞丐一樣,會讓人瞧不起。
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學生劉倢宇說,因為華語教學需要掌握國際情勢與脈動,看到課程中有相關內容便報名參加,活動讓她更了解媒體的功能,甚至在疫情期間扮演重要角色,讓媒體成為她未來工作的選項之一。
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學生趙耕儀表示,課程中有很多內容讓他印象深刻,包括媒體在處理議題時,在立場上如何避免被詬病偏頗的問題,也讓他對媒體工作產生興趣。
第3屆「我是海外特派員」校園巡迴系列活動由文化部指導,並獲中華電信、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兆豐文教基金會、第一商業銀行、昇恆昌與利他樹基金會贊助,希望讓更多青年朋友能認識國際新聞、提升自我媒體素養,並在人生旅程持續朝夢想前進。(編輯:戴光育)10908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