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1 / 百年古蹟傳統工法修復 北投文物館活化重生

2020/8/8 09:56(8/8 12: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近年古蹟修復再利用風潮興起,台北市力推老房子文化運動,設立文資保存維護譽揚獎,表彰老屋守護者,北投文物館是得獎者之一,這座近百年古蹟,經傳統工法修復後重新開張,如今服務項目多元,發揮老屋魅力。市府盼透過譽揚獎,讓文資保存修復不是對抗是共融。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宛諭台北8日電)北投文物館藏身北投幽雅路,這座台灣碩果僅存的兩層日式建築,以傳統工法修復,從外到內保存完善,這必須歸功一群人,他們戮力保存百年老屋,不願讓文化資產在商業開發中遭到葬送。

說到北投,一般人多半只會想到溫泉,鮮少人知道「北投文物館」,這座建築建於1921年,占地約800坪,目前為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經營管理的私人博物館及古蹟。走進日式庭園,再步入文物館,檜木香撲鼻而來,令人萌發思古幽情。

北投文物館前身是佳山溫泉旅館,除了一棟兩層樓的主體建築,另有一獨立別館「陶然居」。主體現為北投文物館,陶然居則改為茶藝館經營。此地日治時期為「日本軍官俱樂部」,國民政府來台後由外交部接管,後拍賣給林姓地主。

1984年,企業家張純明承租此園區,與台灣民俗文物收藏家張木養共同創辦「台灣民藝文物之家」並正式開放,1987年更名為「北投文物館」,專注於教育推廣。

北投文物館典藏文物近5000件,包含生活用品、藝術品和民俗文物,例如布袋戲偶和螺鈿屏風等。館內也保留日治時期的浴槽,二樓「大廣間」曾為宴會場地,現供場地租借或舉辦抓周活動。

台北市文化局1998年將北投文物館列為市定古蹟,館長李莎莉表示,當時的確有猶豫是否要接受被指定為古蹟,但張純明重視台灣文資,決定保留,否則這棟老房子就會被開發,變成高樓或飯店。

成為市定古蹟後的北投文物館,獲得政府補助,得以在2002年依循「傳統工法」,展開大規模翻修。李莎莉說,館方秉持「如舊、復舊、修舊」精神修復文物館,舉例來說,為避免破壞原建物,沒有使用釘子,全以「榫接與抽換」方式修復,加強抗拉抗壓能力。

另更換屋瓦。過去佳山旅館屋頂均為黑瓦,修復時加入鬼瓦、角瓦、軒瓦等不同形式的屋瓦。李莎莉表示,鬼瓦放在最明顯處,因隱含恫嚇、「避火神」之意,對木造建築來說至關重要。

李莎莉坦言,修復期間最困難的是找材料,由於「一定要用到老的材料,不會是從日本進口的新料」,所以一度找不到足夠檜木和屋瓦,館方還特別到新竹等地,蒐集其他老房子不要的屋瓦。但在技法方面,因有老師傅技術指導,過程算順利。

歷經5年修復,北投文物館2008年重新開放,然而,修復後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如何管理維護老房子成為一大課題。李莎莉表示,平常會在木地板擦護木油,防止木材脆裂。

文物館位處山泉水流經地,木材容易受潮,且北投地區空氣瀰漫硫磺味,電器用品在硫磺的侵蝕下壽命大減,汰換率高,這些都增添維護難度。

老房子維護不易,被指定為古蹟後,受到的限制更多,李莎莉表示,山不轉路轉,木造建築不能用火爐,就改用電爐、蒸爐、風爐,甚至因此發展出懷石料理,此外,同仁自學更換館內由紙張、毛玻璃和木格柵構成的「障子門」,省事省錢,解決管理維護成本高昂的問題。

北投文物館歷經修復,現由一群老屋守護者管理維護。如今文物館除教育推廣,引入複合式經營概念,服務內容涵蓋文物展覽、場地出租、創意懷石料理、日本文化體驗和禮品店等。李莎莉表示,館方近期導入高科技,推出AR互動式展品,未來考慮把北投在地特色帶進文物館。

北投文物館走過近百年歲月,從一座高級旅館,經過團隊努力,成為典藏台灣文史的博物館,逃過被拆除或都更命運,淬煉留下老屋最原始的精華。一路走來,感覺已履行身為台灣公民肩負的責任,為社會付出許多。

「不用穿鞋子上班」,李莎莉說,這是身為館長最快樂的事,能夠在一座古蹟自由自在工作,就是最幸福的事,她深信,只要默默耕耘,時間到了再交棒給下一個人,那就夠了。守護老房子的精神,將如不滅的火炬,繼續傳承下去。(編輯:李亨山)10908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2 / 北市府設獎項 盼讓文資保存修復是共融不是對抗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