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專欄 印度延長全國封鎖 底層工人有家難回生活更困苦
推薦閱讀
從2016年莫迪突然在11月8日晚間8時15分宣布廢鈔政策,卻只給民眾不到4小時的時間反應生效之後,許多在印度生活的人們,尤其是來自成熟民主國家、從未被政策突襲的外國人,對印度政府每次預告莫迪準備發表全國演說時,總是「挫列等」。
因為,人們不知道莫迪在全國演說中又要提出什麼政策,讓所有居住在印度的人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果不其然,當印度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升溫,印度人3月22日才結束一天的禁足令,莫迪在政府預告3月24日晚間8時發表全國演說中,又宣布3月25日零時起執行21天的全國封鎖,同樣只給民眾4個小時的反應時間。
雖然政府強調物資不虞匱乏,對政府保證缺乏信心的人們,在莫迪宣布全國封鎖後,仍擠滿印度各地的商店,搶購耐久保存的食物和日常必需品。
隔天,幾千萬從農村到大城市討生活的窮人和日薪工人,因失業及沒錢買食物果腹,在所有公共交通都被暫停服務下,只能選擇步行幾百公里回鄉,成為印度全國封鎖後的大悲劇。
最終,中央政府下令,這些社會底層工人被迫終止回鄉。雖然最高法院下令各地政府和警方必須提供這些人足夠的飲食和床等基本需求,但仍有印度媒體報導這些人未受到合理待遇,甚至引起聯合國人權官員關注。
所幸,相較前兩次政策突襲,讓民眾措手不及且生活大受影響,當政府預告莫迪將於4月14日上午10時發表全國演說時,民眾已有心理準備。因為莫迪和政府官員先前暗示政府將延長封鎖期,甚至已有幾個省級首長暗示將會延長到4月30日。
但如果莫迪心裡的決定,能讓外界如此容易捉摸的話,那就不是莫迪了。
包括多個省市首長、媒體記者和民眾們,都相信全國封鎖將延長到4月31日之際,莫迪14日在全國演說宣布,封鎖期延長到5月3日。
不過,如同前幾次的演說,演講技巧堪稱世界名列前茅的莫迪,這次全國演說也僅傳達封鎖期延長的一項實質訊息,卻但花了很多時間,說服民眾應做點犧牲待在家中。
莫迪最高明之處是使用印度民眾熟知的語言,包括印度教苦行僧為達到開悟及獲得救贖而進行的tapasya(縮衣節食和苦行)和tyag(犧牲),及印度人最常接受與實踐的犧牲小我讓家族改善生活的Sanskaari等概念,試圖說服民眾犧牲一點點個人利益,換得集體利益和救贖;即使延長封鎖,也是為了封鎖後的「救贖」(控制住疫情)。
莫迪也不忘強調自己的同理心,聲稱他知道有些日薪工人滯留在大都市無法返鄉,因封鎖而吃不飽;但他強調,緩解窮人的問題是他優先考慮的事項,政府已考慮到窮人的經濟需求,提出一些措施,並保證政府在起草封鎖新準則時,將牢記窮人和農民的福祉。
在演說中,莫迪以含蓄的方式承認上次宣布全國封鎖時,因考慮不周出現外地工人「大逃亡」的事實。但他再度強調以自願集體犧牲以換取未來抗疫的成功,試圖安撫窮人在封鎖期延長後面臨更嚴重經濟困境的急躁與不安。
莫迪又以他最擅長的激勵民眾愛國心的話語,向所有正在聆聽全國演說的印度民眾說,「您就像一名訓練有素的士兵,正在為國家履行職責,我向您致敬。」
這篇全國演說雖然冗長,但是有效。被莫迪激發自我犧牲和愛國心的許多印度民眾,大多認同莫迪延長封鎖期的決定。
不過,面對生活無以為計的窮人們,再令人感動的談話,都無法抵擋飢餓和擔心無以維生的真實感受。
在莫迪全國演說後,印度的社群媒體上,又出現網友分享和轉發數以千計的孟買外地日薪工人,聚集班德拉(Bandra)車站要求返鄉、遭警方驅趕的短片。
這些已被迫在政府設置的臨時庇護所中待了21天的外地日薪工人,原本預計14日午夜封鎖結束後就可返鄉,沒想到封鎖期卻要延長到5月3日,讓他們期望落空。
人在車站現場的印度人民黨(BJP)籍馬哈拉什特拉省(Maharashtra)省議員雪勒(Ashish Shelar)告訴「今日印度」(India Today),大約有4000名外地工人聚集在班德拉車站,他們要求政府提供火車載他們回北方省和比哈省的家鄉。
雖然政府一再重申,已向這些外地工人提供食物和定量配給,但卻沒有官員能解釋,為什麼外地工人已獲良好照顧,仍想冒險返鄉的問題。
最嚴重的還不是眼前的問題,而是21天封鎖期延長後,工人無法負擔家中1週開銷鋌而走險的問題。
已有古茶拉底省(Gujrat)蘇拉特(Surat)數百名工人,10日深夜不滿延長封鎖而上街抗議,最後演變為向警方投擲石塊、破壞和焚燒設施的暴力事件。
加上印度COVID-19檢測率低於千分之二,且最近確診病例6天內就翻倍破萬的趨勢下,萬一延長封鎖仍無法遏制疫情,又要繼續延長封鎖,這些由農村到各大都市討生活的底層民眾要如何生存,又會如何反應,令人更憂慮。
所有專家都不希望印度的疫情和社會局勢失控,但面對令人擔憂的諸多困境,只能祈禱印度政府能提出真正高明的解決方案,一切迎刃而解。(編輯:韋樞)10904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