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西方技術 新疆用DNA繪製人臉加強社會監控
(中央社新疆圖木舒克3日綜合外電報導)新疆當局透過強制性健康檢查等手段採集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血液樣本,建立發展人臉繪製技術所需基因資料庫並藉此加強社會控制。歐美先進技術及企業也扮演一角。
紐約時報報導,新疆圖木舒克市當局採集了當地數百名維吾爾人的血液樣本,並據此建立基因資料庫,分析基因型與個人外觀特徵和家族血統的相對關係,以產出相應的人臉圖像。
儘管相關技術在中國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所產出人臉圖像的品質僅能用於縮小「肉搜」範圍和排除特徵不合的犯嫌,專家憂心,當局的真正意圖是打造有效工具,以強化對維吾爾族的歧視性政策。
專家認為,當局未來甚至可將根據基因資料庫建立的人臉圖像輸入遍布新疆的人臉辨識和大規模監控系統,以加強偵測異議份子和罪犯,提升社會控制強度。
根據報導,部分相關研究在中國公安部營運的實驗室進行,且至少有兩名和公安部合作的中國科學家曾接受歐洲聲譽良好的研究機構資助,國際性科學期刊也曾在未檢視基因樣本來源的情況下刊登他們的研究。
儘管這些中國科學家聲稱,他們的研究方法符合國際學術規範,包括採集生物樣本需事先取得被取樣者同意,新疆地區居民其實沒有選擇。一些逃離當地的維吾爾人指控,當局強迫居民接受健康檢查並藉機採集他們的生物樣本。
而就算沒有維吾爾族的「貢獻」,中國也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基因資料庫。綜合當地媒體報導,至今年7月,中國已握有超過8000萬筆基因檔案。
歐美學術機構和企業在中國政府藉基因研究遂行社會控制的過程中所扮演角色則頗耐人尋味。
根據報導,其中一名在基因應用研究領域與公安部有合作關係的中國學者,是曾服務於上海電腦生物學合作研究所(Partner Institute for Computational Biology)的人類遺傳多樣性專家唐鯤。
德國頂級科學研究機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ax Planck Society)2005年參與創建,且至今持續資助這間由中國科學院管理的研究所。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發言人貝克(Christina Beck)表示,儘管學會曾提供唐鯤每年2萬2000美元的獎助金,根據唐鯤的說法,在他2017年開始與中國公安部合作前,獎助金即已用罄。
不過,根據一則2016年張貼於中國政府網站的徵才廣告,唐鯤與公安部的合作發端於2017年以前。徵才廣告顯示,獲聘人員將必須對唐鯤報告工作進度。
唐鯤2018年才離開電腦生物學合作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指出,唐鯤並未依規定通報他和中國警方的關聯。
另一名參與公安部相關工作的中國學者是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教授劉凡,他同時也是荷蘭伊拉斯莫斯大學醫學中心(Erasmus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兼任助理教授。目前尚不清楚劉凡和公安部的合作始於何時。
劉凡目前仍是伊拉斯莫斯大學的兼任研究員。校方強調,曾對劉凡的研究內容進行了解,最後認定無需採取進一步動作,且無法為劉凡未獲校方支持的研究工作負責。
由中國科學院出版的北京「遺傳」(Hereditas)期刊,2018年刊登一篇與維吾爾族人臉有關的研究,作者即包括唐鯤和劉凡。此外,今年4月發表於「人類遺傳學」(Human Genetics)期刊一篇檢視612名圖木舒克維吾爾族基因樣本的研究,作者也是唐劉二人。出版「人類遺傳學」的Springer Nature出版社旗下還包括影響力卓著的「自然」(Nature)科學雜誌。
據稱唐鯤一如一些其他基因學者,對維吾爾族融合歐洲和東亞的生物特徵十分著迷。
「遺傳」和「人類遺傳學」期刊及唐鯤方面皆聲稱,不清楚用於研究的基因樣本來源。
2018年1月,圖木舒克境內出現一座高科技設施:由中國司法鑑定科學研究所管理的基因鑑定實驗室。
採購文件顯示,實驗室用以分析DNA片段的基因測序儀使用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供應的軟體系統。公司今年2月宣告,經查核評估具體事實後,決定停止向新疆地區供貨。
另一方面,用以執行刊登於「人類遺傳學」研究的更高階基因測序儀,則是購自另一家美國生物科技公司Illumina。公司目前拒絕置評。
根據報導,中國警方百般阻撓紐時記者在圖木舒克的採訪調查工作,甚至在機場就把他們攔下來進行訊問。記者後來持續被政府所派人員跟蹤,最後更被迫刪除所有照片和影音紀錄。
圖木舒克對外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趙海(音譯)則對記者提問時把強制性健康檢查和基因採樣掛鉤十分惱怒。他質問:「你們認為美國有能力執行這樣的免費體檢嗎?只有共產黨辦得到!」(譯者:陳韻聿/核稿:林治平)10812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