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三讀 颱風天登山觀浪出意外可免國賠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台北3日電)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國家賠償法部分條文,未來在山林或海域,若政府已提醒危險性,民眾仍冒險,將可免除或減輕國賠,例如颱風天登山或觀浪出意外將可不國賠。
行政院長蘇貞昌10月21日宣布開放山林政策,政府以開放態度鼓勵人民走向山林、親近山林,同時也鼓勵山友落實「自主管理、責任承擔」精神。行政院會10月24日通過國家賠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立法院審議,盼建立民眾風險自主管理的觀念。
根據今天三讀修正通過的國家賠償法第3條條文規定,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致人民生命、身體、人身自由或財產受損害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前項設施委託民間團體或個人管理時,因管理欠缺致人民生命、身體、人身自由或財產受損害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三讀條文也規定,有上述情形,於開放的山域、水域等自然公物,經管理機關、受委託管理之民間團體或個人已就使用該公物為適當的警告或標示,而人民仍從事冒險或具危險性活動,國家不負損害賠償責任。
另外,若於開放的山域、水域等自然公物內的設施,經管理機關、受委託管理之民間團體或個人已就使用該設施為適當之警告或標示,而人民仍從事冒險或具危險性活動,得減輕或免除國家應負的損害賠償責任。
法務部次長陳明堂當時出席院會後記者會時表示,所謂「警告」不是單指立一個牌子,有時設置指示牌會破壞地形地貌,警告也會透過網路公告,或山友協會、營建署、國家公園管理處廣為周知,需要的民眾可以自行查閱。
陳明堂指出,免除國賠主要是針對「自然公物」,例如山林或海邊,已有警告危險性,政府將可不負賠償責任,例如颱風天登山或釣魚觀浪出意外,將可不國賠;而在自然公物區域內的「人工設施」,例如野溪上的小吊橋,因颱風或大雨受損,受限於天候、地形或材料等原因來不及修復,若政府已警告,民眾還是堅持要走而出意外,可減輕或免除國賠,將視個案來認定。(編輯:楊凱翔)10812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