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海研船隊109年上半年成軍 國船國造新里程碑

2019/9/1 16:20(9/1 17: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1日電)台灣的新海研船隊可望在明年上半年成軍。兩艘500噸級的新船將在今年9、10月陸續驗收,另一艘1000噸級的船預計在明年初驗收。3艘新船將與服役中的勵進組成新的海研船隊,強化台灣海洋研究的能量。

台灣有豐富的海岸地形,周邊的海洋環境多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新的國家海洋研究船隊成軍,對於洋流研究、國土安全保護方面可發揮作用外,台大海研所所長詹森認為,另外一層意義是「國船國造」,由學界開出需求、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設計建造,從設計到竣工全部由台灣一手包辦。

他強調,有了這樣的經驗,不僅大幅降低台灣自己建造新船的門檻,甚至未來也可以承接國外研究船的設計、建造。對於台灣的海洋事務而言,是新的里程碑。

現有的海研1至3號船船體都已老舊不堪,也欠缺許多新進觀測設備,海研5號則因意外沉沒澎湖外海,科技部因此投入新台幣16億元,去年1月起交由台船打造的3艘全新海研船,以執行學術與國家的科研計畫。

其中,500噸級的「新海研2號」與「新海研3號」將從今年9月起陸續驗收,預計在明年第1季正式開始服役;1000噸級的「新海研1號」計畫在明年初驗收、明年第2季投入海洋研究。

台船基隆廠主任施炎輝告訴中央社記者,由於過去沒有建造過海研船的經驗,因此在建造過程中也不斷的調整細節與溝通。如今兩艘噸數較小的船都已經準備要驗收了,而且噸數較大的新海研1號也在昨天從船塢遷移至碼頭邊,繼續建造工程。

談起3艘海研船從無到有,施炎輝說,站在造船人的立場,就像看到自己的小孩長大,心中滿滿的感動。

新海研船隊將設委員會 橫向調度航程任務

目前已經在服役的2000噸級海研船「勵進」是由國家實驗研究院管理,3艘新海研船則會在科技部驗收通過後,移交給台灣大學、海洋大學與中山大學管理。

4艘研究船組成的團隊,除了由各自的機構管理、安排任務以外,還會設置一個委員會,作為彼此溝通與橫向合作的平台,讓運作更順暢。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指出,委員會的成員包含科技部、海洋委員會,以及負責管理船隻的單位。

謝達斌告訴中央社記者,4艘船的大小、功能不盡相同,「勵進」主要執行國家級的研究計畫;由學校管理的新海研1號到3號,船上搭載的儀科裝置,則會著重各校不同的需求,執行不同的任務。

國研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兆璋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明,「勵進」搭載了3000公尺工作級水下遙控無人載具(ROV),可以進行深海的環境與生物探測的相關研究任務。此外,「震測系統」則可用於海底地層的震測調查,探測海底的地質結構,並由後續分析。

王兆璋說明,勵進的航程距離較遠,「往大洋走」的機率會比較高。曾多次往南走到太平島與南海海域進行研究,也曾往北走到沖繩,並在當地進行水、油補給,以及研究人員更替。

勵進的母港在高雄港,加上由中山大學管理的新海研3號,南部地區未來會有兩艘海研船。王兆璋表示,海研船的每趟航程都會消耗資源,如何讓資源有效運用是重要的課題,未來也將持續與中山大學保持聯繫,盼能在航程調度上有更密切的合作。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正在趕工建造「新海研1號」將交由台大負責管理,台大海研所所長詹森告訴中央社記者,「新海研1號」的航程距離涵蓋非常廣,不只是西北太平洋,跑遍整個亞洲的海域都應該不是問題。

他說,「新海研1號」的定位是全方位發展的海研船,未來承接的研究任務可望在大氣之外,橫跨生物、地質、物理、化學等各學門。目前則已經和中央大學的大氣相關科系洽談合作,未來會在船上安裝相關的儀器,強化海洋與大氣的觀測。(編輯:林孟汝)10809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