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行道樹維護3大問題 活上百歲不容易
行道樹的美麗與哀愁1(中央社記者吳欣紜、陳妍君台北21日電)行道樹為都市妝點綠意,但民眾與主管當局往往將行道樹視為當然,在種植與修剪維護時未盡用心;事實上,都市叢林生存不容易,行道樹未必能夠輕鬆活到百歲。
行道樹在都市中生存相當辛苦,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鴻楷點出3大問題,包含維護方式錯誤、樹種選擇錯,以及樹木根系基盤空間不足,每一環節都會傷害到樹木、甚至導致樹木死亡。
許多行道樹根系樹穴明顯不夠,陳鴻楷解釋,自來水管、光纖電纜、瓦斯管等地下管線交錯縱橫,與樹根纏繞,出問題時,「往往犧牲的都是樹」,樹根切除口過大、無法癒合,將導致慢慢腐爛、枯朽。
陳鴻楷希望台灣各級政府參考日本的做法,考慮「樹要生長多久、長多大」,當樹木成長到預設目標,後續管理就會轉向維持樹木的大小,不超出樹穴負荷。
對此,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園藝工程隊隊長胡鴻威表示,目前市府鋪設人行道時,公園處會請新工處每個樹穴至少規劃1.2米見方大小,盡量是連續性的帶狀樹穴,讓樹根得以充分生長,如果行道樹竄根,園工隊會在樹穴範圍內,在對樹木影響最小的情況下,切除部分根系,配合上部枝葉修剪或加裝支撐架,避免樹木頭重腳輕而栽倒。
樹種選擇錯誤的失敗經驗也不少,例如有些地方以櫻花樹作為行道樹,結果死一整排。陳鴻楷指出,櫻花樹適合中海拔山區且需要長時間日照,日照不足,櫻花樹自然長不好。
早年為了快速綠美化而大量種植豆科植物,例如:鳳凰木、盾柱木、鐵刀木、羊蹄甲等,可是陳鴻楷說,這類樹木雖然生長快速但不結實,遇上強風容易折斷,「在錯誤地點栽植不合適的樹種,樹木自然無法存活」。
選擇樹種時,也應考量樹木特性是否會讓人「不舒服」。陳鴻楷舉例,大葉山欖耐寒抗風,美中不足的是,開花之後會散發不明惡臭,人多的地點就不建議種植。
比較不受歡迎的樹種還包括木棉、白千層等。木棉花過了花期,果實爆開的棉絮隨風飄散,恐怕導致部分民眾鼻子過敏、皮膚發癢;白千層花粉也會讓體質敏感的人出現頭痛、氣喘、打噴嚏等不適症狀。
另外,根系淺或是根系不溫馴的樹種,包含榕樹、菩提及橡膠等桑科榕屬類樹木,都不適合當成行道樹,原因在於容易倒伏,而且根系的發展容易造成道路鋪面隆起,可能絆倒行人。
針對樹種選擇的問題,胡鴻威說,早期台北市為達成快速綠化及遮蔭效果,行道樹都選擇榕樹、橡膠樹、菩提樹等,這些速生樹種的根系多為淺根性,容易頭重腳輕、遇到風雨就傾倒,導致事故發生。
台北市約有8萬7000棵行道樹,其中榕樹數目最多,達1萬3000棵,茄苳約9700棵。新栽種的行道樹,已不再選擇榕樹、橡膠樹、菩提樹或木棉、刺桐等樹種。
即使選好了樹種、還有適合的樹穴,後續的修剪也不能馬虎,具有樹藝師執照的陳鴻楷說,前人曾說「樹藝師為樹木所能做的最好事情是修剪,但對樹木最慘烈的事情,也是修剪」,若是修剪不當、下手不對,都將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颱風季節之前,常見政府派工修剪路樹,防範強風吹落樹枝釀成災害;然而趕時間作業後,時有民眾投訴:行道樹被攔腰砍成電線桿、斷頭斷手光禿禿,也有人惋惜之餘,以為只要樹根還在,給點時間,枝葉就能夠長回來。
事實並非如此,陳鴻楷說,有些樹木斷頭後會從斷裂處長出「不定芽」,日後長成為「不定枝」,不耐強風,容易吹折砸落;萬一長不出不定芽,而是從修剪處開始慢慢腐爛至枝條、樹幹,最後全株腐朽,倒伏傷人的危險更大。
樹大招風,若是為了防颱,陳鴻楷建議平時清理樹冠,尤其要修剪有「枯、老、病、弱、殘」等特性的枝條,若不修剪,容易掉落,砸傷路人發生危險。
儘管有些修剪樹木工程的政府標案承包商必須持有相關執照,但陳鴻楷說,包商有執照,不代表工人也有執照,至今不時發生樹木無辜遭斷頭,樹木修剪不當,「腐朽會跟著樹木一輩子」。
對於樹木修剪的問題,胡鴻威說,台北市府公園處訂有行道樹修剪規範,園工隊修剪人員也必須通過國家考試,取得園藝技術士認證。
此外,修剪行道樹的得標廠商必須接受教育訓練;現場修剪時,雖然實際修剪者未必具備園藝技術士執照,但現場一定要有園藝技術士監督指導修剪工作。台北市今年的行道樹修剪預算超過新台幣7800萬元,補植預算約786萬元。
陳鴻楷表示,都市的樹木管理與森林的樹木管理相當不同,在森林裡沒有排水不良、土壤污染等困擾,在都市裡,這些卻都要考慮到。他說,種好一棵樹、對一棵樹的友善程度,是一個城市文明進步到哪裡的指標。(編輯:卞金峰/陳清芳)10709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