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永續獎得主拉馬納森 堅持不疑處有疑

2018/6/22 13:02(6/22 13:2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聖地牙哥21日專電)1970年代科學界研究溫室氣體效應,以二氧化碳造成的影響為主流,而第3屆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堅持在不疑處有疑,開啟溫室氣體研究全新領域。

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Victor C. Alderson講座教授,也是UCSD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雲氣、化學與氣候中心主任。

拉馬納森受訪時告訴中央社記者,往昔在學期間不算頂尖優秀,大學畢業後找到熱衷的研究領域,完成有關金星和火星氣候的博士論文後,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工作。

當時是1970年代,科學界致力研究溫室氣體效應,二氧化碳造成氣候變遷的影響猶如顯學,拉馬納森獨排眾議,不以為然,認為一定還有別的物質,「於是我找到了氟氯碳化合物」。

氟氯碳化合物(chlorofluorocarbons, CFC)是傳統冷媒裡的化學物質,根據拉馬納森的研究,一噸的氯氟碳化合物,與一萬噸的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暖化效應,這項震驚全球的發現,促成1987年的「蒙特婁公約」(Montreal Protocol),限制CFC使用以保護臭氧層。

之後發現排放自石化燃料的「大氣黑碳」(Atmospheric Black Carbon),以及甲烷等「非二氧化碳」(non-CO2)溫室氣體,對空氣造成的污染更嚴重,這些都是拉馬納森的真知灼見。

拉馬納森憂心地說,如果全世界在5年至10年內不採取積極行動,那麼從現在起再過30年,整個世界將陷入乾旱、洪災、熱浪、疾病肆虐的災害。

值得一提的是,拉馬納森去年秋天訪問台灣時說,台灣科技發達,但必須破除使用再生能源會危及經濟發展的迷思,因為加州與瑞典都是針對氣候變遷採取積極作為和政策,經濟仍舊蓬勃發展,值得台灣借鏡。

拉馬納森說,台灣地理位置優越,若能挹注並集中資源擴大投資再生能源,只需15年,台灣即可成為使用再生能源的領導者,且可兼顧經濟發展,並大幅超前。

談到獲得唐獎的殊榮,他說,「我很幸運娶到好老婆,她聰明又有智慧」,自己在學術研究累積的成就,要歸功於另一半無條件的支持,雖然她主修文學卻熱愛科學,使他可以無後顧之憂,為全人類福祉尋找解答。

而如今拉馬納森已是孫子孫女圍繞的阿公了,含飴弄孫之餘,仍不忘持續致力於遏止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他說,每回提及氣候變遷就想到孫子們,畢竟地球的污染不是他們造成,但是他們卻得承受這一切,這就是驅使他工作最大的動力。

拉馬納森給年輕人的建議,洋溢著對家庭的愛。他說,自己所做的工作或許符合志趣,但能做這工作取決於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他奉勸年輕朋友尋得知心好伴侶,是成功人生的關鍵。(編輯:郭中翰)1070622


延伸閱讀》珍愛地球 唐獎得主漢森盼新世代關注氣候變遷
延伸閱讀》對法治具開創性貢獻 法哲學大師拉茲獲唐獎
延伸閱讀》日學者斯波義信獲唐獎 曾剖析台南角頭聯境
更多「唐獎讓世界看見台灣」系列專題看這裡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珍愛地球 唐獎得主漢森盼新世代關注氣候變遷
172.30.1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