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春節天氣冷 古代紫禁城如何度過寒冬

2017/1/30 12:35(1/30 12: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國大陸北京到了春節時往往白雪一片,相當寒冷。明清時期建成的紫禁城,則在重要宮殿建築上有特殊設計,讓焚燒產生的熱氣能透過建築本身散出,讓殿堂相當溫暖。

綜合北京晚報導陸媒報導,紫禁城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殿)、養心殿以及部分寢宮的牆均是空心的,殿內地磚下面砌有縱橫相通的火道,直通向殿外的地爐。當點燃外面的地爐時,熱氣會均勻地擴散到地面與牆壁的每個角落,整個殿堂裡溫暖如春。

這樣做不但散熱面積大,熱量均勻,而且還沒有煙灰污染,類似於今天地暖的功效。

報導指出,晚明太監劉若愚所著的「酌中志」曾記載「乾清宮大殿…右向東曰懋勤殿,先帝創造地炕於此,恆臨御之。」由此可見,明代紫禁城中就已建造有此設施。

這些宮殿地下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設在房屋的北邊,進氣口平日都用很厚的木板蓋住,還另設有排煙口,不僅可以排煙,還可通風供氧。如今,到北京故宮遊覽,還能在一些宮殿建築台基上見到地炕口。

不過,這種取暖方式要打通宮殿地下比較費事,所以紫禁城裡並不是所有的宮殿都採用這種取暖方式。而在沒有地下火道的宮殿,則備有炭火盆。

從現仍存於北京故宮的明清炭火盆可知,明清時期皇宮的炭火盆樣式非常多,太和殿的兩個炭盆均是用造價高昂的景泰藍燒製而成,為防火星外濺,火盆外還加蓋有不同金屬的網蓋,既實用又美觀。

此外,古代皇宮用煤也相當講究,多是來自寧夏的太西煤。太西煤烏黑發亮,觸之不染,燃之無煙無味,且有極高的發熱量,所以寧夏的煤也曾被稱為「御煤」。

而古代皇宮用的木炭則來自河北涿州、通州、宛平等地,用硬實木材燒成的炭被稱為「紅羅炭」。乾隆年間曾欽定過薪炭的供應標準:皇太后為120斤,皇后為110斤,皇貴妃為90斤,皇妃為75斤等,依級別大小供應。

此外,紫禁城供薪炭的日期也有規定,在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初一時開始發放,在次年春暖花開時節停止發放,與如今大陸的供暖時間類似。10501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