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權角力安理會 美冷待聯合國70週年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25日專電)成立70年的聯合國功能不彰,組織結構無法反映國際現狀,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制度與國際危機處理脫節,美國對這次週年慶反應冷淡。
二次戰後成立的聯合國是70年前根基於國際強權,以國家為單位平衡下的產物;如今國際政經現勢早已非當年景況,伊斯蘭國、蓋達組織等非國家團體衝擊區域穩定,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等機構無法處理經貿角力,聯合國的功能長期為外界質疑。
聯合國成立70週年全球地標亮起藍燈紀念,但美國對此反應冷淡,未多見討論。多年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癱瘓重大國際糾紛回應能力,讓聯合國成為美國無論是單邊或多邊行動的絆腳石。
多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都曾對安理會效能不彰感到憤怒和沮喪,現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Rice)曾公開批評北京在安理會的「惡行」。
美國資深外交官皮克林(Thomas Pickering)曾說,常任理事國從不公開討論否決權的問題,他離任時曾建議改革,不過法國以他們的國家利益看待那份建議。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由二戰勝利國出任永久成員,但英國與法國影響力不再,印度、巴西等崛起的人口大國沒有置喙餘地,美英聯盟對抗俄羅斯與中國大陸杯葛,法國搖擺其間,已成常態。
另外,以國家為單位的組織結構衍生諸多怪異現象,上百小國的投票權在各議題上成為交易籌碼,聯合國大會淪為各言爾志,甚或是待價而沽的外交肥皂箱。
前聯合國幕僚長馬科拉(Susana Malcorra)指出,聯合國憲章依舊沒變,但處理當前國際挑戰的能力大有問題。
前聯合國維和行動官員葛漢諾(Jean-Marie Guehenno)曾表示,90年代以來聯合國維和任務多由西方國家擔任.但維和工作外包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不是可行方案,以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情況來看,成本極高,也缺乏國際公信。
話雖如此,華府雖極力要求俄羅斯與中國大陸負起國際責任,但以烏克蘭、 敘利亞和南海的情況來看,各方缺乏基本共識,甚至是麻煩製造者,北京與俄羅斯也無意參與無關其利益的行動。10410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