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仇韓?媒體人籲勿情緒性報導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19日電)台灣新聞是否對韓國不友善?而韓國新聞又是否漠視台灣?台韓新聞媒體人今天齊聚探討,認為雙方媒體應減少情緒性的偏狹報導,增進彼此人民了解,才能化解誤會。
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今天在台北舉辦「第一屆韓國-台灣人文交流大會」,邀請中央通訊社總編輯呂志翔、長期觀察台韓情勢的資深媒體人白兆美、韓國前中央日報部長兼評論委員劉光鍾,3人針對「韓國與台灣媒體間互相看待的視角」提出評論及分析。
白兆美表示,最近十多年,台灣有關韓國的報導以外電翻譯稿為主,所以在台灣所見所聞的韓國新聞多半圍繞在南北韓關係或意外災難,而以韓流為首的藝文娛樂則多翻譯韓國當地文字或電子媒體的娛樂新聞為主,特別的是在體育新聞上,台灣媒體常見對韓國有情緒性及負面的報導。
她指出,部分台灣人認為在賽事上受到不公平待遇,媒體報導顯得屢屢翻舊帳;不過,韓國新聞記者在賽事上遇到日本,偶爾也見到情緒激昂的言詞,反應與台灣遇到韓國很接近,這種台對韓、韓對日的「較勁」心態,應該是長期摻雜了民族情感,不易消除。
分析台灣一般人對韓國的認識來源,白兆美認為有相當部分來自社群網站、部落格或韓劇,對於韓國歷史的認知也多半來自古裝劇,但這樣的認識容易會造成誤會,事實上,只要媒體秉持專業素養,可以增進台韓兩國人民互相了解,台灣民眾應從韓劇以外的來源,認識到韓國。
劉光鍾曾派駐兩岸,了解台灣及中國大陸,也因此直言,由於中國大陸在近十餘年內快速發展,韓國對台灣的新聞報導可以說是「漠不關心」,台灣只有政權交替或是大型選舉活動可以得到韓國媒體的興趣,但這也是因為韓國關心台灣選舉結果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他表示,韓國與台灣在歷史上一度是盟友,但斷交後韓國對台灣日漸漠視,而台灣對韓國也擺脫不了主觀情緒,長期以往將非常不利於兩國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交流;建議韓國應摒棄台灣「只是中國一小部分」的觀念,認知到台灣是了解中國非常重要的一步,這樣也才能對中國有更深的認識。
而擔任評論者的呂志翔表示,國際各媒體面臨財務考量,很普遍的做法是縮減國際新聞,在沒人沒經費下產生出來的新聞趨於膚淺偏狹,這在國際各新聞媒體中是普遍現象,但台韓特別的關係讓這現象更複雜。
他認為,韓國媒體說只重視中國新聞,對台灣新聞沒興趣,但有趣的是,問一家媒體為何沒有國際新聞,通常最容易得到的答案是讀者不喜歡或收視率不佳,這是媒體最常說的藉口,顯然在台灣及韓國媒體都存在這個現象。
呂志翔說,台韓之間媒體報導的角度,除了媒體本身經營環境外,另一個可能則是記者把既有觀念加諸自己身上,例如金融時報也非常重視中國大陸,但也未因此忽略台灣新聞,最重要的應該是媒體新聞報導要回歸專業,以公正客觀把訊息詳實轉達給閱聽眾。1031219
※你可能還想看:
兒少新聞腥羶 蘋果日報蟬聯金芭樂
台媒缺國際觀 美媒批腦殘新聞
日現仇韓言詞 安倍:遺憾
亞運拒銅牌 印度女拳手致歉
陸泳將孫楊批日國歌難聽 惹議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