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希特勒 改變歷史的奧運9大時刻
(中央社記者李宇政台北30日綜合報導)首屆現代奧運於1896年在雅典登場,今年第31屆將在里約揭幕,奧運文化悠久,「世界經濟論壇」列出改變歷史的奧運9大時刻,包含有運動員「打臉」希特勒的企圖。
第1個是1900年巴黎奧運第一次有女性運動員與會,當時總共有997個運動員,其中女性占了22個,僅受限參加5種運動,分別是網球、帆船、槌球、馬術和高爾夫。
再來是1936年奧運在柏林舉行,當時是希特勒(Adolf Hitler)領導的納粹德國,奧運被他視為宣傳「雅利安人種優越論」的好時機,但美國黑人歐文斯(Jesse Owens)一舉拿下男子100公尺、200公尺、跳遠和4X100公尺接力4面金牌。
歐文斯的好表現,也大大打了希特勒的臉,尤其跳遠項目,歐文斯擊敗相當被看好的地主德國選手隆恩(Carl Ludwig Long),隆恩也大方的向歐文斯握手祝賀,在那個種族歧視相當嚴重的年代,成為經典畫面。
接下來還有第1屆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在1960年羅馬奧運隨後登場,讓殘障者也有證明自己的舞台。
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適逢現代奧運百年盛會,當時由拳壇傳奇人物阿里(Muhammad Ali)點燃聖火,阿里曾榮獲1960年羅馬奧運金牌,但因為曾被白人餐廳拒絕服務,一氣之下把金牌丟到河裡,後來國際奧運補發給阿里。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男子200公尺金牌、銅牌得主美國選手史密斯(Tommie Smith)和卡羅斯(John Carlos),在頒獎台上手戴黑色手套握拳高舉,力挺「黑人權力」(Black Power)運動。
1972年慕尼奧運發生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暗殺以色列選手的悲劇;1976年蒙特婁奧運,非洲國家因為抗議種族隔離制度聯合抵制奧運。
2000年雪梨奧運由田徑女將佛里曼(Cathy Freeman)點燃聖火,因為佛里曼是澳洲原住民族,由她點聖火象徵族群融合,團結了澳洲。
最後是北韓和南韓在2000年雪梨奧運開幕式時,曾一起高舉著象徵團結的旗幟一同進場。10507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