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日學生養成方式大不同 公視探索文化差異

2025/4/17 16:05(4/17 16: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公視主題之夜SHOW」18日將播出日本紀錄片「日本人的養成」,片中試圖捕捉日本文化特質與教育真實面。圖為劇照。  (公視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4年4月17日
「公視主題之夜SHOW」18日將播出日本紀錄片「日本人的養成」,片中試圖捕捉日本文化特質與教育真實面。圖為劇照。 (公視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4年4月1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7日)台灣學生習慣服從權威,日本則從小塑造準時、有禮貌、努力工作等特質,「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週五播出紀錄片「日本人的養成」,並在節目中探索兩國文化差異。

根據公共電視今天發布新聞稿,導演山崎艾瑪深入東京一所公立小學,以1年時間密切跟拍1、6年級學生,觀察他們如何學習成為日本社會一分子,揭示日本獨特的教育方式。

影片後論壇邀請導演王小棣、作家李文成與美國YouTuber賴泰迪,以及近30位公民來賓,共同探究「台灣人」集體特質與文化心理。

王小棣分享,自己曾在課堂上進行「收錢測試」,她一上課就說:「班長是哪一位,跟大家收兩百塊錢。」結果班上同學們竟都沒問原因就照做,令她十分意外,這個小實驗揭示了台灣學生對權威的習慣性服從。

賴泰迪則從跨文化視角提出台美教育最大差異在於「提問文化」,他指出,台灣通常「視提問為麻煩」,而美國則視為積極投入與求知慾的表現,也提及美國沒有「輩分」的概念。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王小棣建議可參考「日本人的養成」所呈現讓學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做法,提出將「親自所作視為有所獲得」的概念,以從小培養被賦予責任和「群體意識」的特質。

「公視主題之夜SHOW–日本人的養成」,18日晚間10點在公視頻道首播,19日上午七點半重播,完整版節目內容已上架「公視+」影音平台。(編輯:龍柏安)11404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