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法律護國安5 / 國安案件院檢見解有歧異 法官籲強化金流證據

2025/4/21 08:31(4/21 09: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安案件偵審引發關注,有檢察官認為法院對於機密的認定過於嚴苛。曾承審國安案件的法官指出,機密性質不同,對應的刑度也不同,法院必須確認機密性質,才能正確適用法律。圖為司法院銜牌。中央社記者謝幸恩攝 114年4月21日
國安案件偵審引發關注,有檢察官認為法院對於機密的認定過於嚴苛。曾承審國安案件的法官指出,機密性質不同,對應的刑度也不同,法院必須確認機密性質,才能正確適用法律。圖為司法院銜牌。中央社記者謝幸恩攝 114年4月21日

中共滲透手法日益細緻,軍檢警調戮力偵辦發展組織、反滲透等案件,過去卻有刑度偏低等爭議。但隨著辦案單位嚴格蒐證,近年國安案件平均刑度悄然上升,定罪率也提高。中央社專訪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及第一線檢察官、法官,剖析國安案件偵審現況。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台北21日電)國安案件偵審引發討論,檢方指法院認定嚴苛。有法官認為,須確認機密性質、提升金流蒐證精緻度與發展組織認定,才能正確適用法律;國安法發展組織定義不明,也是見解分歧所在。

現行法制下,政府機關持有或保管的秘密資訊包括軍事機密、國防秘密、國家機密、報請核定國家機密之事項及公務秘密。相關定義分別規定於陸海空軍刑法、刑法、國家機密保護法及國家安全法等,對刺探、洩漏等行為均有刑罰規定。

面對檢方認為法院對機密認定過於嚴格,一名曾承審國安案件的法官指出,機密性質不同,對應的刑罰條文、刑度均不同,所以法院必須確認機密性質,才能正確適用法律,且為免爭議,若有被告辯稱翻拍空白表格、公務電話表等為一般文書,則需要相對應機關鑑定是否屬於機密。

這名法官進一步指出,中共會先請對方提供無效資料,目的是確認此人仍在政府組織且願意配合,之後送上豐厚的酬勞,讓人無法自拔,但用洩密罪來定罪有難度,提升金流蒐證精緻度是關鍵,若能證明其金流的對價關係,即能改以貪污治罪條例的收受賄賂罪論處。

他也建議,政府機關對於機密的管理、分類是否正確完善,也是問題所在,若能整合機密,也能避免法律適用上的困難。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至於言論自由被指為共諜案保護傘,他說,檢察官主張相關統戰言論是為中國發展組織,但法條中的組織意義不明確,若僅是同情組織、認同組織,其與加入組織的成員可能有相同的行為表現,但其中程度差別,實難以認定。

法官表示,近年來兩岸關係緊張,中共軍演頻繁,法官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已有所認知,但依據法律證據審判是法官天職,除了加強法官對國安法制的熟悉,與相關間諜行為的認識外,如何在法制面、證據面上對於國安案件進行更進一步的完備與鞏固,是目前的當務之急。(編輯:蕭博文)11404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法律護國安-1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