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制度 陪審團協會:職業法官影響過重 無人民參與審判效果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台北23日電)台灣陪審團協會與立委今天舉行記者會,抨擊國民法官制度今年初上路以來,出現檢、辯雙方失衡及法院不重視專家證人等問題,且從判決結果顯示,法官影響過重,已無人民參與審判的效果,呼籲政府立刻改善。
台灣陪審團協會今天與國民黨立委游毓蘭舉行「國民法官制度改革」記者會。
國民法官法審查大事記
立法院第9屆
2017年8月12日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總結會議
2017年11月30日 司法院發布「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初稿)
2017年4月25日 司法院及行政院函請立法院審議「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
2018年5月4日 立法院一讀
2018年10月4日 立法院召開「人民參與刑事審判」公聽會
立法院第10屆
2020年3月19日 行政院會修正通過「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
2020年4月15~16日 立法院審查兩院版「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案
2020年4月23日 立法院召開「提升司法公信-最符合國人期待之審判制度為何?人民參與刑事審判應何去何從」公聽會
2020年4月27日 立法院審查兩院版及周春米委員提案之「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時代力量黨團版「刑事陪審法草案」案
2020年5月7日 立法院召開「提升司法公信-最適我國國民參與之司法審判制度究應為何?」公聽會
2020年7月6日 立法院朝野協商:改名「國民法官法」
2020年7月20~22日 立法院第1次臨時會第3次會議:審查國民法官法案
整理:王揚宇
鄭文龍說,國民法官制度不同於陪審團制度,民間早就質疑過程中由職業法官主導的色彩濃厚,易使判刑過重。他舉鄧如雯殺夫案為例表示,當時法院判刑3年,民間輿論普遍認為判決太重,更遑論國民法官首件家暴殺夫案,判7年2個月,是前者的加倍重。
他表示,上述案件的審判長在事後表示,該判決結果及量刑在預期範圍內,這表示出現兩個問題,一是法官確實可以操控國民法官判決結果,另一則是違背社會價值觀的判決再度出現,國民法官制度期望讓人民參與審判的設想,徹底失敗,可見國民法官制度已在職業法官的控制下失控。
鄭文龍指出,另一個問題是檢辯雙方失衡、法院不重視專家證人。被告於行為當時責任能力的有無,為審判重點,但在國民法官制度之下,法院絲毫不注重專家證人,以新北地院的家暴殺人案為例,被告雖有做精神鑑定,但法庭卻沒有傳喚精神科等證人,審判程序粗製濫造。
鄭文龍更質疑國民法官選任程序不公開,他表示,民間團體早在國民法官法立法程序時就質疑,沒有公開選任的程序,就沒有公正的司法。但今年上路的國民法官法,在選任國民法官時仍為秘密程序,無法讓外界了解,法院是如何選出終局參與審判的國民法官,大開公開審判的倒車。
游毓蘭表示,國民法官制度在施行半年屢屢出現爭論,顯示司法系統還沒準備好接受新型態的審判制度,執政當局應停止施行國民法官制度,重新檢討哪一種人民參與審判才是真正適合台灣。(編輯:翟思嘉)1120823
- 2025/01/10 11:28
- 2023/08/25 13:03
- 2023/08/24 21:47
- 國民法官制度 陪審團協會:職業法官影響過重 無人民參與審判效果2023/08/23 13:42
- 2023/08/22 20:49
- 2023/08/22 19: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