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民法官制度 陪審團協會:職業法官影響過重 無人民參與審判效果

2023/8/23 13:42(8/23 14: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台北地院寶慶院區國民法官法庭。(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台北地院寶慶院區國民法官法庭。(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台北23日電)台灣陪審團協會與立委今天舉行記者會,抨擊國民法官制度今年初上路以來,出現檢、辯雙方失衡及法院不重視專家證人等問題,且從判決結果顯示,法官影響過重,已無人民參與審判的效果,呼籲政府立刻改善。

台灣陪審團協會今天與國民黨立委游毓蘭舉行「國民法官制度改革」記者會。

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鄭文龍表示,國民法官法

國民法官法審查大事記

立法院第9屆

2017年8月12日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總結會議

2017年11月30日 司法院發布「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初稿)

2017年4月25日 司法院及行政院函請立法院審議「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

2018年5月4日 立法院一讀

2018年10月4日 立法院召開「人民參與刑事審判」公聽會

立法院第10屆

2020年3月19日 行政院會修正通過「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

2020年4月15~16日 立法院審查兩院版「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案

2020年4月23日 立法院召開「提升司法公信-最符合國人期待之審判制度為何?人民參與刑事審判應何去何從」公聽會

2020年4月27日 立法院審查兩院版及周春米委員提案之「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時代力量黨團版「刑事陪審法草案」案

2020年5月7日 立法院召開「提升司法公信-最適我國國民參與之司法審判制度究應為何?」公聽會

2020年7月6日 立法院朝野協商:改名「國民法官法」

2020年7月20~22日 立法院第1次臨時會第3次會議:審查國民法官法案

整理:王揚宇

看更多
關閉
今年初開始施行,隨著首件案件審判開始,國民法官制度即陷入荒腔走板的情況。7月新北地院宣布首宗國民法官判決出爐,由判決結果顯示,法官影響過重,引起社會更大的爭論。

鄭文龍說,國民法官制度不同於陪審團制度,民間早就質疑過程中由職業法官主導的色彩濃厚,易使判刑過重。他舉鄧如雯殺夫案為例表示,當時法院判刑3年,民間輿論普遍認為判決太重,更遑論國民法官首件家暴殺夫案,判7年2個月,是前者的加倍重。

他表示,上述案件的審判長在事後表示,該判決結果及量刑在預期範圍內,這表示出現兩個問題,一是法官確實可以操控國民法官判決結果,另一則是違背社會價值觀的判決再度出現,國民法官制度期望讓人民參與審判的設想,徹底失敗,可見國民法官制度已在職業法官的控制下失控。

鄭文龍指出,另一個問題是檢辯雙方失衡、法院不重視專家證人。被告於行為當時責任能力的有無,為審判重點,但在國民法官制度之下,法院絲毫不注重專家證人,以新北地院的家暴殺人案為例,被告雖有做精神鑑定,但法庭卻沒有傳喚精神科等證人,審判程序粗製濫造。

鄭文龍更質疑國民法官選任程序不公開,他表示,民間團體早在國民法官法立法程序時就質疑,沒有公開選任的程序,就沒有公正的司法。但今年上路的國民法官法,在選任國民法官時仍為秘密程序,無法讓外界了解,法院是如何選出終局參與審判的國民法官,大開公開審判的倒車。

游毓蘭表示,國民法官制度在施行半年屢屢出現爭論,顯示司法系統還沒準備好接受新型態的審判制度,執政當局應停止施行國民法官制度,重新檢討哪一種人民參與審判才是真正適合台灣。(編輯:翟思嘉)11208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參審母殺兒案 國民法官:內心煎熬怕不能公平審判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