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的原諒4 /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守護 被害者心靈後盾
一名目睹兒子遭打死的傷痛母親,一名兒子打死人欲尋求原諒而不可得的母親,兩個媽媽透過修復式司法,透過書信與對話,放下仇恨,進而同理、和解,找到心裡的平靜。
(中央社記者郭宣彣新竹縣6日電)桂媽目睹兒子被打死後,那一陣子常要「隨兒子走」,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台灣新竹分會主動找到桂媽,把她當家人,讓她到犯保工作,暫時跳脫傷痛,找到新生活重心。
約9年前桂媽兒子捲入三角感情糾紛,遭男子「小釋」登門理論,「小釋」不顧桂媽與丈夫苦苦哀求,在桂媽面前徒手打死桂媽兒子。
新竹分會主任陳宛青告訴中央社記者,桂媽育有2子1女,當家中經濟支柱長子遭殺害時,桂媽一家人無法接受,尤其是桂媽,身心陷入低潮,走不出傷痛,每日以淚洗面,常想跟著兒子離開。
陳宛青說,當被害者陷入心情低潮時,整個家庭都受影響,桂媽一開始也不願接受別人關懷,對人有強烈防備心,這是人之常情。
不過,協會體諒被害者心情,持續探訪、電訪,讓桂媽逐漸放下心防,接受「別人的關心」,從不願踏出家中,到願前往協會接受心理輔導,路程走得辛苦。
陳宛青表示,她把桂媽當家人,加上志工陪伴,就怕桂媽突然想不開,甚至邀桂媽到協會工作,讓她得以「就近看管」,也讓志工多互動。
志工們陪桂媽哭,彼此分享「痛的經歷與故事」,抒發負能量療傷。
桂媽說,每當憶起兒子過世那一天,心很痛,「多麼希望只是一場夢」,眼淚不禁流下,但在犯保支持下,讓她感受到「陌生人」無私給自己的愛,才讓她逐漸轉換心情。
犯保說,協會內志工家庭也曾遭遇巨大變故,有共同「傷痛」經歷,而志工們也更能了解、傾聽,理解彼此痛苦。
「給予馨生人(犯罪被害人)擁抱與關懷」犯保表示,馨生人背後都有傷痛故事,而憾事發生時,往往粉碎一個家庭的經濟,犯保安排讓馨生人學習課程,如皮件手作班、木工或手工肥皂等。
犯保說,桂媽學了木工雕刻,藉藝術、創作治療心理輔導,逐漸走出傷痛,未來將繼續安排多元課程,讓馨生人習得一技之長,豐富生活及獲穩定收入。(編輯:李明宗)11102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