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大地震 開啟台灣災害搜救犬新頁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南投縣14日電)19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多國派搜救員、搜救犬來台馳援,成為國內成立搜救犬隊的起源,去年還主辦「亞洲區MRT搜救犬隊國際任務救援能力認證」,多達7隊台灣隊伍順利通過。
內政部消防署特種搜救隊分隊長陳順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民國88年9月21日發生的南投縣集集大地震,傷亡、損失都相當慘重,也讓政府了解到國內防災預防及搶救上的缺失。
陳順天指出,當時來台的國際搜救隊伍分別來自20國、38個國外緊急搜救隊(包括2個醫療團體),共計728人和103隻搜救犬,協助相關震災救難工作。
由於台灣當時並無搜救犬,陳順天說,九二一大地震也讓國人看到國際搜救犬在災害發生時的搜尋能力,有鑑於此,消防署在91年成立特種搜救隊後,就積極辦理並推廣搜救犬馴養業務,並於99年設立搜救犬隊。
負責訓練、飼養搜救犬能在災難現場發揮功能的人,均被稱為領犬員。
陳順天指出,目前消防署搜救犬隊的領犬員共有4人,旗下列管10隻搜救犬,另外還有4隻培訓中;通常訓練一隻通過國際認證的多功能搜救犬最快約需18個月,但一般平均則約為24個月,訓犬過程是一條漫長的路,經費也有限。
但歷時一年多的準備和努力,消防署去年11月成功爭取主辦「2017亞洲區MRT搜救犬隊國際任務救援能力認證」活動,是繼韓國在2008年舉辦後的第二個亞洲國家,國內、外共計有16支隊伍報名參加,並有7隊台灣隊伍順利通過。
其中,有2隊來自消防署搜救犬隊、3隊來自台中市消防局,其餘另2隊分別為高雄市消防局和台東縣消防局。
陳順天表示,通過認證的隊伍未來將能接受聯合國的徵召,執行國內、外重大災害型救援任務,這也代表台灣所培訓的搜救犬能力受到國際肯定。
根據消防署資料指出,最適合擔任搜救犬的犬隻包括德國狼犬、拉不拉多獵犬、邊界牧羊犬、比利時瑪利諾斯牧羊犬、黃金獵犬和聖伯納犬;且依搜救能力可分為廣域搜尋、倒塌建築物、雪崩及水難搜救犬等。
搜救犬的工作生命週期約為5年,巔峰期在3至5歲,6至7歲則須視體能狀況和作業搜尋慾望才可繼續投入災區搜救作業。
國際間公認搜救犬認證標準共有兩種,分別為IRO(國際搜救犬組織)體系和FEMA (美國聯邦緊急應變總署)體系。
目前國內所培訓出的搜救犬,已執行過伊朗、印尼日惹及海地震災救援等國際任務;國內則有高雄氣爆和台南市維冠大樓倒塌救援,並獲高度肯定。消防署說,搜救犬推展為長期扎根工作,未來也將持續致力提升國內搜救犬質、量以達國際水準。10701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