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第2輪總統大選登場 對俄擔憂主導選舉
(中央社維爾紐斯26日綜合外電報導)立陶宛在首輪總統大選無人得票過半後,於今天舉行第2輪決選,由現任總統瑙塞達對決主要對手總理席莫尼特。對鄰國俄羅斯的擔憂,使立陶宛將國安視為第一要務。
法新社報導,現年60歲的前銀行家、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有望連任成功、贏得下一個5年任期,他預期自己會在第2輪決選贏得75%選票。
投票所將於格林威治時間17時關閉,預期不會公布出口民調。
瑙塞達在首輪投票贏得44%選票,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則贏得20%選票,此後一直沒有進行民調。
首輪選前民調顯示,瑙塞達遙遙領先其他7名候選人,包括席莫尼特和著名律師維格勒(Ignas Vegele)。
49歲的執政保守派候選人席莫尼特在上一次決選敗給瑙塞達,這是她第2次問鼎總統大位。
瑙塞達和席莫尼特都同意,身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洲聯盟(EU)成員國的立陶宛應擴大國防支出,以因應察覺到的威脅。立陶宛當局近來已提案加稅。
立陶宛總統負責國防與外交政策,並參加歐盟和北約峰會,但須與政府和國會商議任命最高階官員。
這2位候選人對國防議題意見一致,但對立陶宛與中國的關係意見不一。立陶宛近幾年因為台灣問題,與中國的關係緊張。
自2022年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以來,立陶宛一直是烏國的重要捐助國,同時也是國防支出大國,國防預算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75%。
席莫尼特近來提出將國防支出提高至占GDP 3%的提案。立陶宛打算用這筆資金採購戰車和額外的防空系統,並讓德軍1個旅進駐。
立陶宛擔心,萬一莫斯科贏得俄烏戰爭,該國可能成為俄國的下一個目標。
瑙塞達和對手席莫尼特領導的執政保守派關係不穩,時而引發外交政策爭論,最為人知的即是立陶宛與中國關係的議題。
立陶宛2021年允許台灣以「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義開設實質上的大使館,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因而緊張。
部分立陶宛政界人士為此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在經濟考量下,立陶宛應與中國修復關係。(譯者:洪啟原/核稿:楊昭彥)11305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