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共軍文攻武嚇 駐台英媒報導原民官兵強化台灣心防與演練

2024/5/4 12:36(5/4 13: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陸軍台東地區指揮部太平營區2022年進行戰備部隊實兵演練。(中央社檔案照片)
陸軍台東地區指揮部太平營區2022年進行戰備部隊實兵演練。(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4日綜合外電報導)台灣社會對兩岸關係本質、和戰存在不小分歧。金融時報駐台的大中華區特派員席佳琳撰發長文,盼藉一位原住民國軍戰士的視角強化台灣人的心防、掃除失敗主義。

席佳琳(Kathrin Hille)這篇長文的主人翁是台東嘉蘭村Kaaluwan部落原住民士官Galawas。Galawas在19歲從職業學校畢業,因身為長子的他想要一份穩定工作養家而從軍。之後幾年他被派往南部的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參與跳傘和突擊演訓,學會隱匿、求生、在險峻山林伏擊敵人。

Galawas很享受軍中生活。他說當時年輕,加入特戰部隊是因喜歡挑戰,部隊讓他有自豪和歸屬感。Galawas身形矮小、皮膚黝黑、肌肉發達,他自認原住民比漢人更適合當兵,因為原民生活在山區時常外出打獵,這讓他們成為硬漢。他在軍中也很快晉升為士官長。

文中指出,Galawas任職的陸軍台東地區指揮部太平營區負責拱衛空軍志航基地,太平營區1800位官兵裡超過一半是原住民,且至少有40人來自嘉蘭村。

Galawas說:「我鼓勵部落年輕人從軍,也帶了一些人到這裡。」連上有兩名阿兵哥的家就分別在Galawas住家的左右兩旁。Galawas休假有時會順道前往村裡另一部落頭目的家,42歲的頭目在海軍陸戰隊服役20年後退伍;Galawas家後面的鄰居是位退休警官,老警官看著Galawas長大,3個女婿也是軍人。

自共軍近年頻繁越過海峽中線、加大繞台等威脅後,太平營區的官兵意識到就連後山的花東,也不再能靠中央山脈屏障。

美國透過軍售和軍官訓練支持台灣防務,近年開始加大力道希望台北調整建軍備戰路線,捨棄易在開戰之初遭共軍摧毀的大型機、艦、戰車,改為大量採購能進行不對稱作戰、便於隱藏與機動的小型武器。

前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Helvey)還曾告訴時任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張冠群,台灣需將部隊訓練和組織做得更好,尤其應賦予低階軍、士官等層級更多決策權,因這攸關單位與指揮高層失聯後的存亡。

台灣在看到烏克蘭抵禦俄國入侵後迅速調整國防,恢復義務役一年並加強後備軍人訓練,此外也強化實彈射擊並讓演習更逼近實戰。Galawas說如今他們每週有4天在基地外戰備巡邏。

Galawas帶著士兵檢查志航基地周邊每個角落和同需保衛的民用機場。他們測試裝甲車適合通過哪些道路和後巷,以及遇到障礙時該如何繞道,士兵們也牢記河床、果園和灘岸地形。

Galawas服役的營區現在每天下午都能聽到訓練場的實彈射擊槍聲。每名士兵一年要射擊的子彈數,從過去120發左右大幅增至826發,而且也一改過往對固定目標立射,而是各種姿勢並在奔跑中開火。

今年4月1日,Galawas的部隊演練對抗由營區其他單位所扮共軍傘兵滲透。他們用小型商用無人機了解敵情,供狙擊手殲敵,並用干擾槍擊落假想敵的無人機。幾天後日本偵察到共軍在離台東不到100海里處演訓,共軍直升機演練從艦上起飛突擊,正是Galawas他們4月1日演練所要應對的課目。

然而並非人人都像Galawas般戰志昂揚。Galawas休假時常會去串門子的陸戰隊退伍老兵部落頭目就說,年輕當兵時他也是滿腔熱血要保家衛國,「但我們已太久沒打仗,現在軍中也只是嘴上很會講,沒有真功夫」。

看著Galawas長大的退休老警官鄰居,夫婦兩人都是原住民,但意識形態偏向兩岸統一。老警官表示,以前台灣在經濟與軍事上比對岸強,如今則態勢反轉且差距越拉越遠,「大陸的無人機已是世界數一數二,看看俄烏戰爭,若與共軍開戰,我們會什麼都沒了」。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席佳琳指出,克服這種失敗主義將是像Galawas這些身為現役者的最大挑戰之一。多年來Galawas一直向朋友、家人解釋中國如何利用心理戰灌輸失敗主義。

他說:「今日年輕人成長過程很不一樣,處在一個民主且社群媒體五花八門、光怪陸離的環境,所以我們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帶領年輕阿兵哥,必須向他們解釋何以要勤訓精練。」(譯者:陳亦偉)11305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