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貿易部長批希臘等國太依賴北京 掣肘歐盟對中政策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1日專電)荷蘭貿易部長施萊納馬赫昨天直言,因希臘等國家太過依賴北京,讓中國擁有戰略資產,因此對方可把手伸進內部事務,讓歐盟很難擬定有效的對中國政策。她也呼籲歐洲制定對外資審查機制。
荷蘭貿易部長施萊納馬赫(Liesje Schreinemacher)8月31日接受荷蘭企業家聯盟提問時,談及對中國貿易政策,她指出因為希臘等部分歐盟國家太過依賴中國,導致歐盟在擬定中國政策時遭到牽制。
根據專精歐盟政策報導的「歐洲動態」(EurActiv)指出,施萊納馬赫回覆企業家時表示,荷蘭有管控投資、合併與收購的機制,會檢視外資在荷蘭戰略產業中的影響力。
她說:「不是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已經有這樣的機制。我們希望全部歐盟國都要有,否則外資就會選擇到法規限制比較不嚴謹的國家。」
無獨有偶,法國經濟財政部長勒麥爾日前也剛宣布外資控制新措施,一旦非歐洲投資者購入一間公司10%或以上的資產,審查機制將會自行啟動,必須獲得主管機構通過才能獲准投資,並劍指中國,把礦業加入戰略產業的名單。常會被外資用來鑽法律漏洞的「外商法國分部」未來也將包含在審查範圍內。
施萊納馬赫意有所指地表示,第三方國家擁有歐盟部分戰略資產,且歐盟的部分關鍵資源也依賴同一個國家,這是非常有問題的,因為這會讓這第三方國家有能力影響歐盟的內部事務。
接著她把話講得更直白:「以屬於中國官方企業的希臘彼里夫斯港(Piraeus)為例,這讓在歐盟脈絡下的有效中國政策變得更困難,因為希臘依賴中國。」
主要股東為中國遠洋運輸公司(COSCO)的彼里夫斯港時常被視為中國在歐洲的主要籌碼,例如在希臘阻擋歐盟對中國人權情況發出聲明時,此籌碼就成了重要工具。
去年德國決定讓中國遠洋運輸公司購入漢堡港少於25%的股份,也引發蕭茲(Olaf Scholz)政府與歐盟的齟齬。歐盟執委會當時建議德國政府凍結協議,避免製造面對中國時戰略新弱點。
施萊納馬赫補充表示,在透過法規管控外資影響戰略產業的同時,荷蘭仍應該保持對外資的吸引力,以利持續推進創新與競爭力。
荷蘭對中國的態度在歐盟成員國中堪稱強硬。荷蘭擁有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且對第三方國家輸出高科技設備的限令也於今天生效。雖然該措施並未指明對象,但各界都認為是瞄準北京。
她說,「若出口荷蘭科技會帶來國家安全風險,我們應該同時導入出口執照的必要規範」,且措施將視經濟和政治影響按比例執行。
荷中關係近月來再度惡化,部分原因是出口限制,以及荷蘭將中國視為威脅的擔憂態度。5月荷蘭情報單位公布報告,將中國形容為對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
儘管荷蘭政府的預防措施與強化戰略自主的行動,施萊納馬赫也坦言,歐洲在綠色與低碳經濟轉型需要中國,「我們不能在沒有中國原料的情況下轉向永續」。因此她強調,歐洲在與中國交手時,必須謹慎選擇用字。
施萊納馬赫也將非洲視為原料供應的潛在方案,「非洲也擁有許多資源,中國積極經營非洲好一段時間了,俄羅斯也已加入他們。荷蘭與歐洲不能落後」。
儘管在一連串對歐盟不利的非洲國家政變後,歐洲必須重思與非洲保持關係的途徑,但施萊納馬赫認為非洲仍是迫切希望與歐盟合作,達到互利。
在綠能轉型的時代,開採礦物與煉製金屬成為歐洲擺脫對中國依賴的重要關鍵,也是極具爭論的議題。面對開發原料的反對聲浪,施萊納馬赫表示不解。
荷蘭領土幾乎沒有關鍵礦業原料,但施萊納馬赫仍呼籲荷蘭可以成為處理關鍵原料的重要角色,好讓其他國家「無法忽略我們」。(編輯:陳惠珍)11209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