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00項商品靠進口 學者籲仿北約組經濟聯盟抗中
(中央社台北10日電)貿易數據分析,中國在400多項商品上對美國及其盟友的進口依賴度至少為70%,學者建議,應建立一個仿照北約組織的經濟聯盟,除集體應對經濟脅迫,並打造一個可影響中國的多邊體系。
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部門副總車維德(Victor Cha)對2022年全球貿易數據分析,顯示中國約412種產品對美國及其盟友的進口依賴度至少為70%,這些產品每年的貿易價值約為470億美元,其中許多產品,中國缺乏現成的國產替代品。
分析顯示,中國對日本依賴的商品最多,為124項,其次是美國(87項)、德國(64項)、韓國(28項)、法國(27項)。以金額來看,這方面中國進口額最高的國家為美國,達115億美元,其次是澳洲106億美元。
以產品為例,中國進口用於太陽能電池板的銀粉幾乎全部來自日本、美國和韓國。在中國進口的用於電池和其他電子零件的鎳粉和鎳片中,約86%來自澳洲、加拿大和英國。在中國進口的用於釀造傳統白酒的高粱中,有近2/3來自美國。
車維德表示,數據顯示,如果美國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採取行動,勸阻甚至懲罰中國的經濟脅迫行為,潛在威力會很大。
他建議借鑑國家安全概念的威懾原則,應建立一個經濟聯盟,其運作方式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協議第5條款的原則類似;該條款規定,對任何成員國的攻擊都視同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
且這個經濟聯盟最初可包括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和澳洲,較大的國家可以建立一個基金,如果中國政府在該組織形成時針對一些較脆弱國家,該基金將幫助這些國家保持穩定。
車維德表示,(面對中國)所有的回答都是有關防禦的,沒有一個是有關進攻的,但其實「雙方是可以互相威脅的」,只是這個構想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執行,而這就是為何中國總覺得自己可以孤立或欺凌任何國家,因中國可以認定不會有任何集體性回應。
此外,車維德指出,雖然470億美元占中國貿易比例極小,但若關鍵領域面臨供應鏈風險,中國政府也會警惕;關鍵應是合力打造一個可對中國造成影響的多邊體系。(編輯:唐佩君/吳柏緯)1120810
- 2024/11/22 12:50
- 2023/08/14 19:09
- 2023/08/11 12:25
- 逾400項商品靠進口 學者籲仿北約組經濟聯盟抗中2023/08/10 14:01
- 2023/08/09 22:10
- 2023/08/03 19: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