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韓二度試射火星-18 固態燃料技術特點一次看

2023/7/13 16:12(7/19 08:0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北韓13日成功試射一枚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8」。(圖取自北韓中央通信社網頁kcna.kp)
北韓13日成功試射一枚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8」。(圖取自北韓中央通信社網頁kcna.kp)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首爾13日綜合外電報導)北韓昨天二度發射「火星-18」(Hwasong-18)洲際彈道飛彈,這種飛彈利用固態燃料技術,讓它具備無需太多準備即可發射的能力。以下是路透社針對這種技術整理出的一些特點。

何謂固態燃料技術?

固態推進劑是燃料和氧化劑的混合物。鋁等金屬粉末常常用來充當燃料,過氯酸銨則是最常見的氧化劑。燃料和氧化劑由硬質橡膠材料結合在一起,裝入金屬外殼裡。

固態推進劑燃燒時,過氯酸銨中的氧會與鋁結合,產生巨大能量和攝氏2760度以上高溫,並創造推力,將飛彈帶離發射平台。

哪些國家握有這樣的技術?

固態燃料可以追溯至數個世紀前中國所研發的煙火,但20世紀中葉美國研發出威力更強大的推進劑時,固態燃料才有了重大進展。

北韓在一系列小型短程彈道飛彈方面使用固態燃料。

蘇聯在1970年代初期部署了第一款固態燃料洲際彈道飛彈(ICBM)RT-2,法國接著研發出中程彈道飛彈S3,也就是所謂的SSBS。

中國於1990年代晚期開始測試固態燃料洲際彈道飛彈。

南韓也表示,已經取得「高效和先進」固態推進劑彈道飛彈技術,不過目前是用在規格小得多的火箭上。

固態 vs. 液態

液態推進劑提供更大的推進驅動力和能量,但需要更複雜的技術和額外重量。

固態燃料為濃縮性質,且燃燒相當迅速,能在短時間產生推進力。固態燃料能長時間儲存而不致降解或分解,而這是液態燃料經常面臨的問題。

曾任美國政府武器專家、現任職於華府監控北韓動態的網站「北緯38度」(38 North)的范狄本(Vann Van Diepen)指出,固態燃料火箭在操作上比較簡單且安全,需要的後勤支援較少,使得這種火箭比液態燃料武器更難偵測,也更能存續。

總部位於美國的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資深研究員潘達(Ankit Panda)表示,任何一個操作大規模、以飛彈為基礎的核子武力的國家都會訴諸固態推進劑飛彈,這種飛彈不需要在即將發射前才注入燃料。(譯者:李佩珊/核稿:陳政一)11207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北韓試射火星-18新型洲際彈道飛彈 南韓美國強烈譴責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