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運動 印度前次長:與天安門高度雷同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新德里29日專電)印度前外交部次長顧凱傑今天在印度媒體發表評論說,中國多處最近爆發的「白紙運動」,與天安門事件的雷同度高,不容中共輕忽,而不論如何處理,恐怕結果都不利於領導人習近平。
顧凱傑(Vijay Gokhale)這篇評論,今天被刊登在「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
他在文中點出,與外界想像不同,因各種理由而起的零星示威在中國並不罕見,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繼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再一次爆發圍繞著單一議題的示威。
文章說,中國政府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爆發之初,祭出嚴厲的隔離及封城措施,創造出一個「抗疫泡沫」,以展示習近平的領導力,以及在抗疫上獨裁優於民主的印象。
但顧凱傑警告,正是這種把公共衛生危機當成宣傳機會的作法,播下了現今政治危機的種子。
他寫道,在領導層不斷吹噓「中國模式」的情況下,下面的官員忽視了中國疫苗品質、疫苗接種政策的不足之處,在最近剛落幕的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中,也沒有人想提「動態清零」防疫政策退場方案。
顧凱傑認為,雖然目前「白紙運動」看似零星、毫無組織,且沒有領導者,但天安門示威潮一開始也是這樣,因此這波示威潮接下來會如何發展,要看中共如何反應。
這位前外交官著有兩本有關天安門事件書籍。他觀察到,天安門事件爆發後,一些在1987年「中共13大」失勢的政治人物出來攪渾水,加劇了政治危機,而上個月才剛落幕的20大,也有許多政治人物失勢,雷同性不容輕視。
顧凱傑寫道,北京因應「白紙運動」有兩種可能作法:繼續現今抗疫政策並以武力鎮壓民憤,或是放寬「清零」但引發疫情爆發,凸顯習政府政策失敗,而這兩種結果對習近平都很不利。
另方面,「印度時報」昨天也曾發表社論,稱「白紙運動」足以讓習政府開始擔心民憤會不會演變成長期、廣泛的不穩定力量,但社論也憂心中共會不會為了不向民意示弱,而變得更強硬。
社論表示,外界可從「白紙運動」學到的教訓是,大型獨裁政權沒有足夠彈性來有效因應變化莫測的疫情,並無法管理複雜的經濟需求,在關鍵時候仍是政權至上而非經濟。(編輯:黃自強)1111129
- 2023/03/02 12:10
- 2022/11/29 22:09
- 2022/11/29 22:05
- 白紙運動 印度前次長:與天安門高度雷同2022/11/29 21:46
- 2022/11/29 21:28
- 2022/11/29 21: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