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得主卡里科曾面臨缺經費困境 不悔走科學路

2022/6/19 14:15(6/19 15: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費城19日專電)生技科學家卡里科曾一度因經費不足面臨研究中斷危機,所幸與賓大教授魏斯曼合作才得以持續鑽研。她也因mRNA領域研究奠定COVID-19疫苗基礎,成為今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之一。

2019年底,從中國武漢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迅速肆虐全球,至今已超過5億人感染,逾620萬人不幸喪命,這個大流行的世紀疫情,若非疫苗問世,情況可能會比現在更嚴峻。

COVID-19疫苗問世背後的功臣正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魏斯曼(Drew Weissman)、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里科(Katalin Kariko)以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庫利斯(Pieter Cullis)。三人因為在這方面的卓著研究,共同獲得今年唐獎生技醫藥類獎項。

對於能獲得唐獎殊榮,卡里科感到謙卑與榮幸,也對能和魏斯曼、庫利斯共同獲得這個獎項感到光榮,「看看那些已經獲得這個獎項的人」,她期望未來能看到更多偉大的科學家獲得這個獎項,「當他們回頭看我們時,也會同樣為自己獲得這個獎項感到自豪」。

儘管沒到過台灣,但卡里科來自台灣的同事已經向她大力推薦到同事的母校參觀,讓她非常期待台灣行。

身為全球數一數二的RNA專家,卡里科熱衷基礎科學研究。她在匈牙利工作時的主管來自製藥產業,想開發抗病毒藥物,讓她踏入抗病毒研究領域。在研究過程中,卡里科總是和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她曾研究過心臟病學,也在神經外科待過17年,並在1978年投入免疫學疫苗研究,不同領域給予她不同的研究養分。

看著眉飛色舞談研究的卡里科,很難想像她曾經因為經費沒有著落,差點被迫中斷生技研究之路。所幸在賓州大學擁有自己實驗室的魏斯曼及時伸出援手,讓她得以繼續研究,也才有今天的新冠病毒疫苗。

今年67歲,現在擔任德國BioNTech資深副總裁的卡里科表示,開發疫苗一直都不是她的目標,當她從事神經外科工作時,目標是開發用於治療中風患者的mRNA。她解釋,科學研究中常常無法確定是否可行,但必須保持樂觀,不斷從研究中汲取經驗與知識,才能逐步獲得成果。

也因此儘管是第一批接種COVID-19疫苗的科學家,卡里科毫不擔心疫苗效用或是副作用,因為RNA技術已經在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流感或是茲卡(Zika)病毒進行過類似測試,也證明RNA疫苗遠比其他疫苗來得有效。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對於研究能成為COVID-19疫苗的基礎,卡里科謙虛的說,被世人認可對她而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研究能協助他人進一步開發治療藥物。

卡里科說,研究工作總是會有技術問題或其他問題需要解決,解決問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想從事研究工作必須懂得享受解謎的樂趣,解決問題是非常有趣的事,這不僅能保持精神振奮,還要在每次失敗後確實了解問題所在,才能繼續前進,「不論做什麼,都必須懂得享受」。(編輯:陳惠珍/韋樞)11106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唐獎得主魏斯曼好奇心旺盛 少年時拆門把、烤麵包機探究原理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