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拜登召東協峰會碰軟釘 印太戰略警訊
(中央社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本擬這週與東協領袖舉行特別峰會,因多個東協成員表示不克與會而無限期推遲。美國媒體認為,連同早先中東兩重要盟國政要拒接拜登電話,華府的印太戰略露出警訊。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指出,美國3月25日取消原訂3月28至29日舉行的東協峰會後,中國外交部28日旋即宣布印尼、泰國、菲律賓、緬甸4國外長3月31日至4月3日分別來訪,稱印、泰、菲、緬均是東協重要成員,也是北京「一帶一路」重要夥伴。
Politico認為,縱使邀請外長比邀請領袖難度低,但美中這一來一往仍凸顯華府想在中國影響力日增的印太地區建立反中倡議所面臨的挑戰。
菲律賓馬尼拉德拉薩爾大學(De La Salle University)中國問題專家狄卡斯楚(Renato Cruz de Castro)說:「美國-東協關係之所以步履蹣跚,是因東南亞基本上就是中國後院,北京總會有主場優勢。」
狄卡斯楚說:「東協本身已非整體一致,中國又有效分而治之,美國想拉攏東協幾乎緣木求魚。」
Politico直言,美國盤算與東協的峰會告吹,拜登等於顏面掃地,最後只落個接見來訪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這個安慰獎。
北京在區域的經濟宰制力是美國踢到鐵板的原因之一。中國與東南亞的雙邊貿易2020年達6850億美元,幾乎是同年美國與東南亞的雙倍(3620億美元),中國早已加緊在區域的投資,包含透過像59億美元中國-寮國鐵路在內的一帶一路計畫。
東協成員間的多樣性更增添與美國外交政策保持一致的困難。美國印太戰略裡「加強民主制度、法治和負責任的民主治理」等目標,在東協的汶萊、寮國、柬埔寨、越南和緬甸等獨裁政權毫無吸引力。
東協人權國會議員組織(ASEAN Parliamentarians for Human Rights,APHR)主席、馬來西亞國會議員查爾斯(Charles Santiago)說:「現早已不是20年前那種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情況了,如今吃香的是中國而不是美國。」
白宮3月初為因應俄烏戰爭與平抑油價,安排拜登與沙烏及阿聯兩國實際掌權的王儲通電話,但雙雙遭回絕。印太重要盟邦的印度也拒絕響應美國發動的對俄制裁,還繼續向俄羅斯購油,相關情勢在觀察家眼中都是一種警訊。(譯者:陳亦偉)11104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