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防疫自由難兩全 Omicron確診潮考驗全球民主國家

2022/1/6 19:15(1/6 22: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巴黎6日綜合外電報導)從一連串封城、強制戴口罩到進入娛樂和體育場館需要疫苗通行證,老牌民主國家的公民自由已受到全面限制,如何在防疫與民眾反彈間取得平衡,對民主國家是一大考驗。

法新社報導,在西方國家中,歐洲各國以防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之名限制基本自由的行動尤其迅速。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本週引發軒然大波,他說他要「惹惱」那些拒絕接種COVID-19疫苗的人,「盡可能地限制他們參加社交活動」。

這番言論出自一個自詡為全球自由燈塔的國家領導人之口,凸顯出疫情已使國家優先事項改變到何種程度。

美國也採取了積極措施,包括長達20個月對世界大部分國家關閉邊界,並強制所有聯邦公務員和大企業員工接種疫苗。

總部位於柏林的歐洲公民自由聯盟(Civil Liberties Union for Europe)去年提出報告警告,針對未接種疫苗者的措施,可能「加劇現有的不平等」。

報告指出:「這些措施可能會製造出一個涇渭分明的社會,其中某些人也許能享有高度自由和權利,其他人則被排除在外。」

●是迫害還是保護?

疫情爆發初期,各國政府實施大範圍封鎖和宵禁,以圖控制疫情。但過去一年來,多數國家開始改進策略,推出了可以證明已接種疫苗的數位通行證。

如今面對Omicron變異株,一些國家政府恢復了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禁止所有人參加歲末慶祝活動,特別是奧地利與荷蘭。

全世界許多國家現已對拒絕接種疫苗的公民採取強制作法。

奧地利在取消局部封城後,上個月規定未接種者禁足在家。到了2月間,奧地利將成為強制多數人民接種疫苗的第一個歐洲國家。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表示,英國也需要就強制接種疫苗展開「全國對話」,呼應德國政府的類似說法。與此同時,法國政府提議效仿德國,禁止未接種疫苗者前往餐廳、電影院和娛樂場館。

雖然疫情爆發初期民眾對防疫限制措施的接受度高,但長期下來的「抗疫疲勞」,已激化民眾對新限制措施的日益抗拒心理。

未接種疫苗者埋怨遭到歧視,有些人甚至將他們所受待遇與二戰期間歐洲猶太人遭到的迫害相提並論。

從荷蘭到奧地利、德國、比利時和法國,大批民眾走上街頭,抗議防疫規定與健康通行證措施,有時會與警方爆發衝突。

●自由主義狂熱分子崛起

極右翼、極左翼和反干預主義政策的政黨,正在利用這些不滿情緒。

德國親商的自由民主黨憑藉反對嚴格封城的訴求,在去年9月大選中大有斬獲。

法國4月將舉行總統大選,極右派候選人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與澤穆爾(Eric Zemmour)已轉而反對馬克宏擬議的疫苗通行證措施。

在多數情況下,歐洲會在保護公眾健康和捍衛公民自由的需要之間保持平衡,以避免社會動盪。

法國政治學家馬格尼-柏東(Raul Magni-Berton)研究了約40個實施防疫限制的歐洲國家,指出法國和東歐國家的限制最嚴格;至於最尊重個人自由的國家則是最老牌的持續民主國家,例如英國和瑞士。

他的研究並論定,在荷蘭等聯合政府執政的國家以及聯邦德國等中央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的國家,防疫限制措施往往比較寬鬆。

他說:「你不得不與多少人協商?這就是問題所在。」(譯者:陳怡君/核稿:張佑之)11101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