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抗中友台 德媒:有風險但很聰明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布魯塞爾6日專電)立陶宛擬在台設處,德媒分析,立陶宛抗中友台,除因歷史教訓,對威權政權須「堅持立場」才能得到尊重;也向美國展現歐洲罕見的堅定立場。雖挑戰中國有風險,但很聰明。
立陶宛面對中國壓力仍欲在台灣成立代表處。德國之聲5日刊出「立陶宛挑戰中國有風險,但很聰明」評論,撰稿人艾格特(Konstantin Eggert)表示,中國在2012年發起並且逐步擴大為中國與中東歐17國峰會(17+1),以拉攏中東歐及波羅的海等國家,致力於發展相互投資和貿易。但是,眾所周知「17 +1」是中國在全球「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一項工具。
評論指出,歐洲小國立陶宛近年拒絕與北京接觸,並打算與台灣建立貿易關係,這對於一個歐盟國家來說是非常大膽的舉動,尤其是在歐盟和中國甫達成一項全面的投資協定之後;也與匈牙利等其他中歐國家對中國友好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文章表示,立陶宛是一個人口不滿300萬的國家,為什麼一個中等收入的歐盟小國如此熱衷於挑戰像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巨頭?答案在於歷史。立陶宛人汲取的教訓是在與威權政權打交道時,尊重是主要的政治籌碼,堅持立場才能想得到尊重,並為犧牲做好準備。
立陶宛的行動意在激怒中國,若北京決定在貿易領域「懲罰」立陶宛,那麼出口商可能會從過往轉向新市場的經驗中受益。
此外,立陶宛還希望它對中國展現的堅定立場能獲得華盛頓關注。美國拜登政府正在制定中國戰略,面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恫嚇策略,立陶宛率先在歐洲樹立罕見堅定立場以及願意放棄實質利益的榜樣。
評論認為,立陶宛此番作法超越歐洲小國的政治影響力,確保得到華盛頓的關注。這個國家的政治人物了解21世紀的跨大西洋團結,意味著接受新的全球挑戰。
2020年11月立陶宛新上任的執政聯盟要求新任政府執行「以價值觀念為依據的外交政策」,表示政府必須支持「為自由而奮鬥」的台灣人民;今年1月立陶宛政府基於安全疑慮,禁用中國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機場安全監控設備。
立陶宛2月回絕中國的邀請,國家領導人不出席「17 +1」領導人視訊會議;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2月通過決議,支持脫離北京主導的「17+1」;3月立陶宛政府提案修法,準備派遣商務代表到台灣,朝在台成立代表處的目標邁進。(編輯:馮昭)11004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