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副外長:與澳貿易互補 脫鉤不符雙方利益
(中央社台北5日電)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近日接受澳洲媒體採訪時指出,即便中澳關係歷經風波,但兩國貿易互補性強,「脫鉤」不符雙方利益;也盼澳洲扮演國際情勢的橋梁作用,而非相反。
傅瑩現任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澳媒「澳洲金融評論」(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今天刊登她的書面專訪,她在其中作上述表示。
傅瑩2003至2007年曾任中國駐澳洲大使。在專訪中,她否認中澳兩國關係陷入澳媒之前所描述的「深度凍結」(deep freeze),指中澳合作依然活躍,雙邊貿易在疫情之後恢復成長,就是很好的例子。
傅瑩說,中澳貿易結構是由兩國互補性需求決定,中國對澳洲的自然資源產品有巨大需求。她指出,2018至2019年初級產品占澳洲對中國出口總額的80%,尤其中國市場吸納了澳洲80%以上的鐵礦砂、75%的羊毛製品、68%的種牛,和40%的酒。
她也強調,中澳都是自由貿易的受益者,即便近年兩國外交出現波折,但雙邊貿易額卻一直成長,2018至2019財年成長14.9%,中國繼續是澳洲最大貿易夥伴;同時6月澳洲對中國出口達澳幣146億元(約新台幣2980億元),「在全球都陷入困難之際中國吸納了澳半數以上出口」。
她強調,「脫鉤」不符合中澳兩國的利益。
對於兩國媒體近期的交鋒,傅瑩聲稱,包括個別澳洲媒體人在內的國際媒體,「關於中國的說法很不嚴謹」。她指「中國人最反感外國干預內政」,所以當澳洲表現出「意識形態偏見時,會引起中國媒體的反彈」。
傅瑩指,目前國際形勢變化很大,最突出的是中美關係緊張,「澳大利亞是美國的盟友,中美關係緊張也會使中澳關係受到牽扯」。
但她強調,中國珍視與澳洲的關係,認為健康穩定的中澳關係符合兩國利益。
傅瑩也表示,中國歡迎澳洲在地區、國際舞台上扮演積極角色,「也期待澳方能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扮演聚合與橋梁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傅瑩7月也曾公開呼籲中美和解。她表示,「中方應該不僅僅對美方的挑釁做出被動回應,要考慮主動出牌,推動在關鍵領域坦誠對話,彼此真正傾聽,切實解決雙方合理關切」。(編輯:沈朋達/繆宗翰)10910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