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羥氯奎寧有風險 作者因數據疑慮撤文
(中央社紐約/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5月刊登文章,指羥氯奎寧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恐增加風險。文章4名作者中有3人今天撤回文章,理由是提供數據資料的公司不接受第3方同儕審查。
「刺胳針」(The Lancet)於5月22日刊登這篇研究報告,聲稱檢視9萬6000名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住院患者,其中有些以羥氯奎寧(hydroxychloriquine)治療。研究結果宣稱,以羥氯奎寧或相關氯奎寧治療的患者,死亡及心律問題的風險高於沒有服用這種藥物的患者。
這篇文章今天因數據來源有疑慮而被撤回,使得關於這種藥物的爭議火上澆油。
羥氯奎寧原是抗瘧疾藥物,但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部分人士主張用來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引發爭議。
撤回文章的3名作者為主導研究的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教授梅拉(Mandeep Mehra)、蘇黎世大學醫院(University Hospital Zurich)的魯斯卡(Frank Ruschitzka)及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巴特爾(Amit Patel)。
他們表示,提供數據的Surgisphere公司不願移交資料組作為獨立審查之用,因此他們「無法再擔保初始資料來源的真實性」。
他們說:「為了任何可能造成的尷尬或不便,我們對編輯、期刊讀者深感歉意。」
梅拉在聲明中表示:「在確保數據來源適於此用途一事上,我做得不完善。為此,也為了所有直接、間接的紛擾,我真的很抱歉。」
研究報告的第4名作者德賽(Sapan Desai)是Surgisphere公司執行長,他拒絕回應文章撤回一事。
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醫學院教授吉拉(Walid Gellad)說:「當有聲譽卓著的期刊刊登這種研究,10天後又撤回,就會加深不信任感。這只是給羥氯奎寧的爭議火上澆油…就這種特殊藥物來說,這是最沒必要的事。」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的另一項研究也採用了Surgisphere公司的數據,梅拉也是主要作者,這篇文章因一樣的理由撤回。
「刺胳針」刊出文章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即宣布暫停羥氯奎寧試驗,但昨天又表示已準備好重啟試驗;其他數十項試驗也已恢復進行或正在重啟程序中。(譯者:曾依璇/核稿:徐睿承)10906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