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打臉川普 關稅戰只爽到大企業苦到勞農
(中央社紐約1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口口聲聲為捍衛國人利益,不吝對各國施展關稅大刀。但美國歷史學家歐瑪拉指出,歷來美國採取關稅保護主義,結果都非保護勞工和農民,反而是讓大企業得利。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歷史學教授歐瑪拉(Margaret O'Mara)投書「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寫道,保護主義高關稅在美國歷史前半段是常態,從1789年首度相關立法到1912年,美國關稅稅率從5%擴大至突破40%,期間經歷南北戰爭後聯邦政府規模擴張。
然而歐瑪拉表示,即使在當時,這樣的措施也適得其反。關稅雖未直接創造鍍金時代(Gilded Age)的壟斷企業,卻促使它們崛起。這些勢力龐大的企業能遊說國會給予特殊待遇,要求提高某些關稅,再從策略上降低某些壁壘,導致最後關稅制度大大有利於最有錢有勢的一群。
歐瑪拉舉出最惡名昭彰例子:20世紀初美國的糖業托拉斯(Sugar Trust),當時它透過玩弄關稅分類系統,掌控近半賺錢的白糖市場。
這個糖業托拉斯刻意讓糖廠閒置,再收購較小對手,造成市場供應吃緊,促使糖價上漲。一名經濟學家在1906年曾說:「關稅會養出托拉斯,就像一個澤西(Jersey)沼澤會養出蚊子一樣自然。」
歐瑪拉警告,同樣情況可能再次發生。她說,當今美國大企業雖然一直是貿易戰最尖銳批評者,但它們不僅口袋深,也有影響力說服政策官員給予豁免。
例如替國內外利益說項的說客,已成功爭取到川普新關稅給予一系列商品豁免,包鋁品和蘋果手錶(Apple Watch)在內。但規模較小製造商則得竭力想辦法重新規劃供應鏈和保住客戶。
而對農民而言,他們在鍍金時代就已痛恨關稅。因19世紀末期農產品已占美國出口超過60%,關稅除了造成航運費和機具價格上漲,日用品的售價也會攀升,原因是當時一些美國製造商趁機將國內售價提高到和進口貨相同。而今日美國農業和全球市場的關聯又比當時更緊密。
歐瑪拉指出,到了20世紀初期,美國農民的憤怒和民眾普遍不滿,引發原本最強力支持關稅的共和黨人也加入民主黨人反關稅行列。兩黨改革派人士都要求改變政策,他們呼喊:關稅不只是財政議題,也事關道德;關稅造成企業和政府更富有,卻未照顧到一般老百姓。這也使得191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成為對關稅的公民投票。
歐瑪拉表示,今日的經濟情勢雖不同,但關稅隱含的風險卻一樣高。在製造業工作能輕易外移和家庭農場逐漸減少的年代,保護主義或許對選民有很大吸引力,但單靠貿易政策無法扭轉這些趨勢。「19世紀的政策已不適用於解決20世紀的問題,肯定也無法解決21世紀的問題。」(譯者:張正芊/核稿:劉學源)10806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