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科學家:強烈聖嬰恐帶來10年更極端天氣

2015/12/9 16:4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紐約8日綜合外電報導)紐約州水牛城今年還沒下雪,明尼蘇達州杜魯斯(Duluth)溫度是攝氏40度而非零下,邁阿密面臨當地史上第3潮溼的12月,海灘遊客只能待在室內,天氣到底怎麼了?

路透社報導,這些稱作「聖嬰現象」,指的是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部與東部海溫高於平常,將導致美國東北部氣溫比平常暖和、中西部較乾燥、西部與南部較潮溼。對於面對史上最強烈的聖嬰現象事件之一,科學家給我們的忠告是:習慣就好。

科學家表示,雖然聖嬰振盪現象持續週期約為1年上下,另個影響太平洋水溫變化的是太平洋年代振盪(PDO),可能加速全球暖化並加劇聖嬰現象事件。PDO上一次處於特別長的正相位或「暖」相位時,是和兩個史上最強烈的聖嬰現象同時出現。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氣候學家派特澤特(William Patzert)說:「當真的出現強烈聖嬰時,就足以將PDO拋入一個大約10年的新階段。」

先前的暖相位伴隨美國西岸的降雨增加,表示可能紓緩加州嚴重的乾旱。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大氣科學家曼圖亞(Nathan Mantua)維護的數據,在2014年1月以前,全球處於約15年的太平洋年代振盪負相位。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這個階段只有微弱或中度的聖嬰現象事件,在這之前的21年,太平洋振盪大多處於正相位,這段期間和1982-83年與1997-98年的聖嬰現象事件相吻合,這兩次聖嬰現象為史上數一數二強烈。

如今科學家在想,15年相對較平靜的聖嬰現象期間是否即將結束,標誌類似1980年代與1990年代較溫暖與更多暴風雨的時期即將到來。(譯者:中央社陳怡君)10412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