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氣候變遷影響 梅雨季雨量極端化
2024/6/11 18:12(6/11 18:34 更新)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1日電)氣象署今天表示,氣候變遷影響下,觀察歷史數據,發現梅雨季出現更加極端化的特徵。統計自1951年至2023年的梅雨季,總雨量最多為2012年、達891.1毫米;最少為1980年的193.4毫米。
中央氣象署今天在臉書「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分享從歷史數據來看梅雨季的多變性。
氣象署指出,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各地天氣或氣候的異常事件肆虐,連原本就十分多變的台灣梅雨也出現更加「極端化」的特徵;梅雨是台灣十分重要的雨水來源之一,它的極端化可能造成雨量分配更為不均,甚至導致更嚴重的旱災或水災,同時也讓梅雨預報變得極具挑戰性。
氣象署統計,自1951年至2023年氣象署11個平地測站數據,包含基隆、宜蘭、台北、新竹、台中、台南、花蓮、成功、台東、大武、恆春。
據統計,梅雨季總雨量最多為2012年、達891.1毫米;最少為1980年的193.4毫米。下雨天數最多為1957年達37.6天;最少為1991年,僅18.5天。
若觀察非平地站,單日最大降雨量出現在2006年6月9日的阿里山測站、達811.5毫米;最長連續降雨天數則發生在1960年的玉山測站,達39天。
氣象署表示,面對逐漸傾向極端化的梅雨,除了技術上的精進,跨領域合作是必要的,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和風險管理策略也是重要的一環,像是加強公眾應對能力和基礎設施韌性,以減少極端梅雨帶來的損失。綜合預防和調適策略是應對極端化梅雨季的關鍵。(編輯:李亨山)1130611
- 2024/11/23 18:42
- 2024/06/14 22:07
- 2024/06/14 18:04
- 氣象署:氣候變遷影響 梅雨季雨量極端化2024/06/11 18:12
- 2024/06/09 14:52
- 2024/06/07 11:4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紐西蘭將終止能源探勘禁令 環保組織強烈反對